李悦岚
摘 要:科学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地方,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属性、感知事物的变化,从而积累经验,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通过一系列的材料投放,能够让幼儿喜欢科学探究,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动手动脑探究行为。教师以观察为前提,根据幼儿的活动现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使得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到一个跟高更深层次的水平。
关键词:科学区域;材料投放;教师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关系的过程。1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区角内材料的投放也影响着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材料也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学习的枢纽,因此在科学区投放什么材料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二、科学区现状分析
在科学区,材料是游戏的一个关键,架瑞燕在《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中认为,有效投放材料应做到:注重幼儿关键经验,使材料有效;注重幼儿兴趣和需要,使材料适宜;注重幼儿生活,使材料丰富。②但是在实施中,教师却为投放什么样的材料而头疼,在对本园本级内的科学区的现状进行一个调查后发现了这一类问题:
1、投放的材料无目的性。
在对本园的科学区材料投入调查中发现,许多老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没有与我们的活动目标、教育目标等结合,材料投放的随意性强,或者把一些自己认为与科学区有关的材料放在区角,比如:x光片、磁铁、凹凸镜、等等不加任何的装饰。这样的材料显然是吸引不了孩子们去游戏的。
2、游戏材料固定不变、种类单一,不够丰富。
随着幼儿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兴趣、好奇心的变化,各班级对材料进变化与更新各有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园科学区材料更新情况,研究者通过观察统计,结果如图:
有表1 可知,10个班级中共有6个班级对科学区材料进行定期更新,其中一周更新一次的有3个,两周更新一次的有2个,一个月更新一次的只有大班1个;而有4个班级是不定期更新科学区材料的,由此可见,各年级科学区材料更换时间不同,有些班级对于材料的更新还没有重视起来。
3、教师的指导以领导者为主。
从各班的观察中发现,教师对于科学区的指导以领导为主,比如在观察中发现,中大班的孩子对于水很感兴趣,但是有部分教师不愿意让幼儿在科学区玩水,阻止了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行为。
三、科学区材料的投入
1、投放的材料与目标相结合
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建立科学区域教育目标的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表明幼儿应能对周遭现象及事物产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望;通过所有感官对问题进行探索;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①在科学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也要与主题的目标紧紧相连,例如根据秋天的主题目标就可以在科学区投放各類种子,请幼儿收集,教师提供透明袋、标签等,引导幼儿观察并作记录。同时也要结合活动目标、年龄发展目标等。
2、投放的材料具有层次性与递进性
幼儿在兴趣、能力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材料的投放应针对不同的幼儿,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熟练程度,不断调整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使每个幼儿都能亲自动手、积极参加,自主探究。幼儿从中能够亲身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3、材料定期更新,具有探究性避免枯燥
材料的定期更新是科学区趣味性和探求兴趣的保障,同样的材料在幼儿经过多次操作后,都能知道基本的玩法,幼儿对于这些已经熟能生巧的材料就没有了探究的兴趣和操作的欲望。相比之下,对于科学区投放的新材料幼儿感兴趣很多。因此科学区投放的材料应是能够灵活操作、多次使用的材料,保障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得到全面性的进步。
四、科学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有助于激发幼儿与材料的积极互动。笔者认为科学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为主,适度指导
教师在科学区域活动中首先应先做一个观察者,教师可通过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使用方法、规则意识等来了解幼儿是否对科学区的材料感兴趣,再做相关的调整。在指导中并不是要求教师手把手的去教幼儿怎么做,而是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进行提问和引导,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隐形指导比如投放一些记录表、调整环境以及改变材料的组合方式等来使幼儿达到一个更高的游戏水平。
2、鼓励探究,适时介入
科学区活动是自主性较强的游戏区域,基本都由幼儿自己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意外,比如弄脏了衣服、弄坏了材料而使活动无法继续开展,教师在这时应该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责备幼儿,给幼儿一个支持性的心里氛围,鼓励幼儿尝试探究。教师也要把握好介入的时机,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可能会是幼儿失去主动探究的热情,太晚则可能会使幼儿自暴自弃;当幼儿做出一定的成果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时教师也可介入。
五、结语
科学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的延伸,使幼儿自由探索的区域。陶慧在《浅议科学区角中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中指出,科学区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个别化的,以自由探索、自主操作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不但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还可以兼顾个体差异。2秦铭蔓和刘珍珍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中认为,科学区活动是一种幼儿可通过自由选择、操作和探究材料而从中获得科学经验的幼儿园区域活动。②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与幼儿的互动,放手让幼儿去自主探索实现自身的想法与科学欲望,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为目标,不断鼓励、激发幼儿,促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3.
[2]架瑞燕: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F]山东教育,2ou c.1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
[4]陶慧:浅议科学区角中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切.考试周刊,2014(17):196.
[5]秦铭蔓,刘珍珍: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选择[f]清春岁月,2011(16).
注释: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3.
[2]架瑞燕:科学发现区材料的有效投放[f]山东教育,2ou c.1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
(作者单位:吴江区北厍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