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建锋
◆摘 要:赏识教育可以让一个学生拥有了自我激励的能力,能在困难面前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以积极健康的状态投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把困难当作挑战和磨练,甚至会越战越勇,活出自己的精彩来。而差生更加应该具有这种信念的力量,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爱上校园。本文通过赏识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看法进行研究,望各位老师共勉!
◆关键词:赏识教学;音乐课堂;如何开展
一、赏识教育第一步,接纳、允许个性差异
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好孩子。我们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只要是不影响妨碍班级的缺点,就适当忽略;在音乐课堂中要多鼓励学生,给他们自信。如果要批评也要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给予他们多一些的耐心,用真心、真情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改掉课堂中的坏毛病。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一切都让他们慢慢来。这样做的好处是缓解差生的焦虑感,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舒适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音乐课堂的愉悦。
二、音乐课堂中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一额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音乐本来就是声音的实践性艺术,所以音乐课要特别重视音乐实践过程,重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探究。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且还能帮助部分弱势群体回到音乐课堂上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领悟,在实践中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这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这时,老师要以身作则,利用赏识教育,让孩子们提高自信心,愿意走到学校中去。提高课堂有效性。想要做到赏识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赞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这对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如一缕春风,吹拂着学生的求知心扉。在音乐课上,学生经过努力,在一次完美的演唱、满意的回答、精彩的表演之后,感觉是非常美好的。音乐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懂得欣赏,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在平时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要使用不同的方式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如音乐教师可以把音乐课堂拓展成舞台,让学生自主选择吹、拉、弹、唱,可以一人独演,也可以多人合作演出,让性格内向、不喜欢表现、表现力差的学生与同学一起进行音乐表演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荣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对调皮好动的学生,如“有进步!有创意!说得很精彩!真不错!你的表现越来越棒!”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往往能让他们改变很多,甚至成为老师组织教学的好助手。因此,采用必要的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2.改变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新课程中,也对老师课堂评价有新的要求。一、教师的评价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较重,上课时容易做小动作或没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其他表现好的同学来引导表现不好的同学,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教师应树立新的评价标准。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音乐素质上有差异,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进行单一评价,应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创新、是否敢于质疑、是否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等,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参与学习的质量。三是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音乐课堂是一个传递快乐感觉的天堂。赏识教育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使学生感到厌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學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学习。
为了提高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要积极挖掘校园有效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育因素,给学生加以快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的音乐天赋从小就显露出来,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从而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崔思琪,史建华.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理论版),2005(07).
[2]陈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
[3]陈静.新课改下实践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4]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J].山东教育,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