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星
建设一支能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作为基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这就客观地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从事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研究与探索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水平,适应社会、家庭与学习者个人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当前教师在职教育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与学习需求不适应,培训方式与学习特点相脱离;以培训者为中心,忽视教师主体性的严重弊端。这种以单向性知识传授方式为特征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难以介入教师教学实际,不能适应他们迫切的学习需求。因而,这种培训活动在疏离了对象直接体验的同时,也弱化学习主体变化的可能性,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培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验式模型旨在系统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实施培训方案、优化培训效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操作性。
第一个阶段 进行教师需求调研,确定培训方案。
分析培训的需求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首要环节,整个培训的基础。培训需求调研围绕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出发点,设置调查问卷,为培训目标的设定、培训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培训效果的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基本依据。为使调研更有针对性、合理性,我们通过发放培训需求问卷、网上调研、召开校领导和教師座谈会、深入一线课堂听课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度调研。回校后对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分析,需要分析的要素包括:培训对象分析、培训目标分析、培训内容分析、培训环境的分析等。在培训前,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培训对象建立起联系,尽可能的了解培训对象的起点水平,学习动机,工作中的需求等。
第二个阶段 针对不同培训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在前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将要开设的培训进行课程设计。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选择学习策略、评价方式。在设计培训时,可以将培训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将不同的子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应该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整合到课程中。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多元化的理念,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包括培训组织者、参训教师、教师所在学校和当地办学特色等)。在实际培训中,我们根据学员的教学实际,确定了以提升学科能力为目的,以“学科案例研修”为主题的培训体系。同时,围绕主题对难点与热点问题集中突破,如调研发现教育技术能力低是广大农村教师的短板,因此增加该部分课时。
课程设计体现科学的“ 做中学”,通过学员访谈反馈,学员对许多专家的讲座难以消化,学习效果不佳,希望参与其中,有更多的机会“ 做中学”,这也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因此课程设计中设计了一定形式的“ 做中学”,让学员参与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提高学员学习兴趣。
第三个阶段 多种体验模式进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六个环节:体验、反思、分享、交流、应用、总结。首先以活动为载体,让学员获得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情境的创设学员个人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反思;接着学员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小组内和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如何应用到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去;对本环节体验交流活动进行总结。学员在整个的培训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可以分为集中面授和分散研修,体验培训的核心精神贯穿在培训始终。集中面授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团队建设、双向互动式模式;分散研修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同事互助学习、案例研修等模式。实施流程如下图所示:
6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首先,科学构建合作小组。我们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同组异质有利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便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异组同质有利于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便于于组际间的交流、竞争和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其次设计破冰活动,开展团队建设,用特殊的形式加快组员之间相互了解。在这个环节最后要进行交流分享,将自己的体验进行观察和分享。我们向参训学员介绍培训的基本情况,提升队员参与的热情,在初步形成热烈的团队氛围,为接下来的拓展训练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活动分游戏热身和组建团队两大环节,我们要引导教师对自我体验的观察和觉知,发掘教师内在的力量。
然后是体验成长,这个环节就是关注教师心灵成长。
最后是内化于心,应用于实践。
在体验活动中,让学员获得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情境的创设,学员个人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反思;接着学员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小组内和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如何应用到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去;对本环节体验交流活动进行总结。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体验活动,根据培训目标,整个培训需要由若干个这样的活动循环往复的继续下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整个培训效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阶段 深入课堂,跟踪指导式。
培训结束后为进一步保证培训效果的高效发挥,增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教育局师资培训科、教师进修学校、市教研室、艺体办等相关单位安排,通过师徒传帮带方式跟踪指导新教师成长。师徒帮带是增强校本培训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新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应到新教室进行听评课活动,扎实开展听、说、观、评活动。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学思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反思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形成经验,从而调整教学行为。教师培训的效果恰恰反映在是否引发了学员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否提升了教学效果。因此,培训中我们将个人培训感悟、小组总结等反思总结视为有评价意义的关键环节,请学员从培训收获、培训感受、培训建议、自己将要实施的教学行为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最终将学习所得内化到自己的能力结构和教学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