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健彩色小麦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2019-10-21 06:38张勇周卫学田兰荣
种子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张勇 周卫学 田兰荣

摘   要:彩色小麦种皮呈现黑色、紫色、绿色、咖啡色、蓝色等各种颜色,富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蛋白质、赖氨酸含量也非常高,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和保健价值.也被称为保健小麦。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常年种植小麦12万hm2,具有发展绿色保健彩色小麦种植的优势和基础。

关键词:绿色保健;彩色小麦;栽培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饮食结构正在改善,已经由以前的解决温饱型向功能型和保健型转变[1]。彩色小麦除含有人体必需的丰富的蛋白质及赖氨酸外,锌、硒、钙、铁、碘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这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作用,彩色小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2]。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优质小麦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13连冠,常年种植小麦12万hm2,发展绿色保健彩色小麦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基础。目前,滑县彩色小麦的种植面积已有66.7hm2,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通过多年的种植推广,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高产提质增效栽培技术[3]。

1   种植地块的选择

彩色小麦种植应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肥力中上等、富含有机质、通透性与保水能力较好、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附近没有化工等高污染企业,田块和灌溉用水未受污染,空气清洁,远离道路、工厂等有污染源的田块进行种植[4]。

2   品种选择及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品种要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时适量播种,合理控制群体,进行科学配方施肥,促壮苗早发,科学合理使用或尽量少使用生物农药,低毒、无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草害控制,达到绿色保健彩色小麦生产的标准,保证绿色食品生产质量[5]。

2.1   选择良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绿色食品小麦生产的关键。播种前,种子要进行精选分级加工,剔除秕粒、病粒、杂质等,确保种子质量,同时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药剂进行拌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保证出苗整齐均匀一致[6]。

2.2   精细整地、科学施肥

使用减耕、免耕、秸秆还田等技术,培肥土壤地力肥力。一般耕作要深耕20~25cm,翻垡整齐严密,不重耕、不漏耕,轻耙8~10cm,重耙为10~14cm,不漏耙、不拖耙,做到表土疏松透气不板结,土团粒小、无大的前作物根蔸,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耙层无大坷垃,为播种打好基础。

施肥以优质有机肥作为底肥,如有机肥堆肥、厩肥、沼气肥等有机肥,一般施2t/667m2左右,结合耕地或耙地一次性施入,限量使用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肥,钾肥、硫酸铜及微量元素等化学合成肥料。

2.3   适期播种,保证种植密植

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情况下,适期晚播,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用种量8~12kg/667m2,保苗15万~20万株。播种时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种深浅一致,一般播种深度控制在3~5cm。播后覆土严密及时镇压,保证播种质量,为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2.4   科学合理灌溉

播种时要保证底墒充足,底墒不足时应该及时造墒,达到小麦发芽对水分的要求,力争达到一播全苗,为壮苗打好基础。根据田间长势,看天、看地、看苗青进行小麦冬灌,实现小麦越冬期壮苗,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遇到旱情时应及时进行灌溉浇水。

2.5   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出苗管理技术。出苗后20d左右、幼苗3叶1心时开始分蘖,12月下旬分蘖达到高峰,为了使苗全、苗齐,应加强苗期管理,力争达到早分蘖、早发根,实现壮苗安全越冬。

(2)拔节孕穗。拔节孕穗是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当次年3月底气温上升到10℃以上,小麦就开始拔节,茎秆伸长迅速,营养生长逐渐转向生殖生长,幼穗开始分化,同时叶、茎也迅速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两旺”,要“看苗、看天、看地”加强田间管理,追施施拔节肥,促进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促使植株健壮、秆粗,一般施尿素5kg/667m2左右,壮苗少施、弱苗多施、旺苗不施。

(3)抽穗至成熟管理。5月底小麦抽穗进入开花受粉籽粒灌浆时期,以籽粒生长发育为重点,是决定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关键时期。可根据情况施用磷酸二氢钾200g/667m2,兑水50kg进行田间喷雾,间隔7d再喷1次,可增加小麦植株的营养,延长叶片功能,同时提高穗粒重和预防“干热风”的危害[7]。

(4)适时防治病害。彩色小麦的主要病虫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蚜虫。病虫害的防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4月下旬,小麦抽穗扬花期喷施药剂(见花喷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667m2兑水5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或者用25%的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g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mL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g加水喷雾。用10%的吡虫啉用15~20g/667m2,兑水50kg田间喷雾防治蚜虫。

3   收获储藏

收获和贮藏是小麦生产的最后一关,为保证彩色小麦的商品质量,应在蜡熟中末期进行收获,小麦籽粒重量和养分含量(蛋白质和淀粉)达到最高值。收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分品种单收割、单拉运、单贮藏,同时存放在清理和消毒过的绿色食品专用仓库进行貯藏。

参考文献:

[ 1 ] 庄巧生.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 2 ] 赵虹,王西成,李铁庄,等.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0,15(3):126-131.

[ 3 ] 海燕,何宁,康明辉,等.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168-171.

[ 4 ] 刘淑君,牛秋萍,马正树,等.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5(11):117.

[ 5 ] 刘旭,李伟,闫文利,等.国审小麦新品种中育12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8):301-303.

[ 6 ] 程乐庆.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与示范推广[J].基层农技推广,2019,7(8):118-120.

[ 7 ] 郭永发.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19(12):63.

(收稿日期:2019-11-23)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