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
摘要: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要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需要教师进行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让学生主动开展信息技术探索和学习。本文分析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方式,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9-0151-01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但是微课程有一定的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合理的利用微课的积极作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的选择教学内容,并加以设计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因为教师进行任何教学活动之前都要明确学习目标,而微课教学模式的引入更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明确的针对性目标下开展相关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了让学习目标更有指向性。第一,教师要明确总体目标。教师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一般课程内容的延续,而微课模式要求教师的总体目标更详细一些。第二,教师要学会分解教学目标。各级目标设计符合“明确、准确、精确”:准确,要求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与目标设计的实际和预期相符合;精确,要求围绕课标设计教学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对考纲解读非常正确。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根据“目标聚焦、内容短小”的原则确定好微课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目标可以是三级目标中的一项,也可以是这些目标的组合。由此可以看出,拆解策略是把一个学习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学习目标;组合策略则把几个小的学习目标聚合成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要设计目标实现的预设情况。对于各类分级目标而言,教师要设计好预设效果,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对目标完成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必须与教材紧密结合,因为微课教学不能偏离教材教学内容主题,有主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并且教师要对教材线索进行疏导,依据教材主线设计出有先后联系的微课内容,指导学生根据微课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探索。具体设计方式要结合教材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结合微课内容解决问题,运用集体力量完成任务。教师还要设计一些微课练习活动,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模拟练习,点评正确性、优缺点。此外,在课程总结中,要巧妙提炼重点、难点、注意点,激发学生继續学习的热情,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进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学生完成教学活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要经历“课程知识点的提炼——微课教学设计——微课的录制——网络平台活动设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网上答疑——作业检查——测试反馈——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习评价——总结反思”等环节。在这一系列模式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线上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微课录制和平台活动组织;线下活动则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讲解给学生听。课堂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准备和细致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从而形成翻转课堂。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另外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将微课整合入常规课堂之中。具体整合形式是多样化的,首先,教师可以将微课作为一种悬念设计引入课堂。切入知识点必须迅速,直入主题,开门见山,不可拖沓,要尽最大努力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设计成为素材整理介入课堂。另外,微课还可以形成测试模式,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反馈进行指导和评价。
总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设计及应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为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充分利用微课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灿明.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5(20):307-308.
[2] 吴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 胡紫薇.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