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平 张晋宏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廉政智库建设是推进腐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审视我国廉政智库发展现状,在肯定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在智库机构、定位、人才、成果、经费等方面面临的制约与障碍,以及由此造成的廉政智库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的明显差距。为此,中国廉政智库建设必须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自身不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高端廉政智库建设。具体包括:转变治理理念、树立智库思维,营造廉政智库建设宽松氛围;确立精品战略、坚持质量为本,发挥廉政智库独特优势;优化用人环境、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打造廉政智库特色团队;多渠道、少条框,强化对廉政智库建设的资金支持和使用;开展智库外交、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廉政智库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廉政智库;中国特色;腐败治理;智力支持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9)01-0001-07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意义、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格局、体制改革、制度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为未来中国智库建设提供了系统而明确的发展方向[1]。此后,习近平无论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扩大会议还是十九大报告中,都十分强调中国智库建设必须要在“凸显中国特色”“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决策部门互动交流”等关键之处予以着手。在我国智库群中,作为一类专门从事廉政研究、为反腐倡廉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廉政智库,基于腐败本身具有的长期性、反复性等特征,其建设将肩负着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特殊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廉政建设在思路和实践中既立足于制度建设、体制性改革、党内法规等顶层设计,也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使反腐败工作提质增效。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既有公共部门权力过多过大、公共资源分配不够透明、领导干部权责与监督不相匹配等旧问题,也有腐败行为呈现年轻化、智能化、集团化、国际化等新问题。新旧问题叠加的客观现实意味着新时代我国廉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由此,总结经验教训、研判发展态势、前瞻谋划布局既是党政部门的决策需求,也自然成为我国廉政智库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返观目前我国廉政智库建设的现状,与现实期望尚存在差距,其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这对推进中国反腐倡廉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腐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廉政智库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腐败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范畴,并将其提升至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腐败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考量理论建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环境变量等因素,腐败治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迫切需要廉政智库提供智力支撑。
(一)廉政智库建设是应对反腐败新态势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正风肃纪、高压反腐,同步展开“打虎”“拍蝇”“猎狐”行动,当前已形成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并持续得以巩固。但同时,习近平也严肃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一些公职人员仍不收敛不收手、“微腐败”频发、跨境腐败等问题造成反腐败错综复杂的态势,加剧了腐败治理难度,严重影响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随着党中央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如何保证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三个根本要求和目标上真正实现和有效践行,将是全国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完毕后必须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概而言之,当前反腐败形势正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挡期,社会各领域深层次矛盾交织出现,使腐败现象本身成为跨领域甚至跨国境的复杂现象,腐败治理更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增强腐败治理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自然催生出对加强中国特色廉政智库建设的强烈需求。
(二)廉政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体系过程中,增强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注重“发挥思想库作用”[3],这是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与智库作用之间的联系作出的初步探索。随后,在2013年4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目标,将其纳入国家软实力范畴,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4年2月教育部率先出台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整体考量和战略规划。其中,中国廉政智库建设立足腐败治理、聚焦反腐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腐败现象产生的基本规律,把握其发展态势,并与其它领域智库协同发力,共同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智力支撑,将为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廉政智库建设是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世界政治制度并非定于一尊,而需要以尊重和包容之态予以对待。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2],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坚定制度自信的坚实底气。但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存在一些否定、质疑或抹黑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言论,故意制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各种所谓“陷阱”,这些都极易误导中国人民对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认同与自信。为此,习近平曾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强调,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也成为中国廉政智库建设肩负的重要使命。为此,中国廉政智库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中国特色”这一根本遵循,把握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深入追踪反腐败发展态势,提升智库建设质量。同时,也必须“走出去”,积极主动开展智库外交,宣传展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消除各种不良言论造成的对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误解与歪曲影响,将中国廉政智库打造成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二、新时代中国廉政智库建设之现状
廉政智库是为腐败治理策略制定科学性和民主性提供支撑的专业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从腐败现象生成规律的角度出发,对世界及本国反腐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思索,并对此展开科学评估和研判,由此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廉政智库作为中国智库群的重要一支,既具有研究工作的政治性、针对性、独立性、非营利性、专业性等共性特征[4],也具有极强政治敏感度、聚焦国计民生、面向反腐败工作等个性特征。从当前我国廉政智库建设发展现状看,在设置类型与参与方式上都进行了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新时代中国廉政智库的主要类型
基于我国国情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特殊性,我国廉政智库可分为党政廉政智库、社科院廉政智庫、高校廉政智库和民间廉政智库等。具体而言,包括:
1. 廉政学会智库。这类智库主要包括:(1)全国监察学会。国家各级纪检监察系统都设有相应的监察研究单位,由中央纪委监察部指导工作的是监察学会的总会,各级省、部委则有相应分会,学会会员也是智库成员。这些智库的主要任务是对廉政与反腐败问题调研、分析形势与政策走向、新政策制定以及队伍建设等。此外,中纪委、各部委纪委、各省委纪委、重点央企国企等都设有纪检监察研究室。这些研究室除了一些日常行政文案工作外,还要研究出台政策草案以及反腐败动向等,这些研究室也都具有智库性质;(2)中国教育学会廉政学会(教育部纪检组牵头);(3)中国高校廉政研究机构联系会议(教育部纪检组牵头);(4)中国社科院廉政中心联盟会议。2015年6月12日,中国社科院启动了中国廉政等11个专业化新型智库试点;(5)全国廉政教育与研究学会(隶属中国管理学会)等。
2. 学刊智库。这类智库主要包括:(1)四川报业集团《廉政瞭望》杂志;(2)南通大学《廉政文化研究》杂志;(3)广州大学《广州大学学报》廉政专栏;(4)湖南大学《廉政研究》;(5)各省、市廉政杂志,比如:陕西省纪委《党风与廉政》、杭州市纪委《清风》等。
3. 专家智库。这类智库主要包括:(1)2007年成立的杭州市廉政咨询专家库;(2)2008年成立的南通市廉政咨询专家库;(3)2012年成立的广东省廉政咨询专家库;(4)2013年成立的陕西省紫光阁廉政专家库等。
4. 数据资料智库。这类智库主要包括:(1)广东省廉政基地——中山大学实证研究数据资料库;(2)湖南省廉政基地——湖南大学理论研究数据资料库;(3)河南省廉政基地——郑州大学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库;(4)江苏省廉政基地——江南大学廉洁教育研究数据资料库;(5)广州市廉政基地——广州大学文献研究数据资料库(著作、课题、论文等);(6)全国高校廉政研究会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国际化研究数据资料库等。
5. 课题著作获奖论文智库。这类智库主要包括:(1)国家重大项目课题数据资料库;(2)廉政著作数据资料库;(3)国家、省学会获奖数据资料库;(4)高质量论文数据资料库。
(二)新时代中国廉政智库建设的实践探索
廉政智库主要采用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反腐倡廉政策的制定。直接参与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参与调研和起草、递交政策建议报告、参与决策者座谈会等。间接参与方式,主要包括出版刊物、举办研讨会和论坛、申报研究课题、借助媒体平台等。廉政智库影响力的发挥表现在“直接影响决策”和“引导形成社会共识”两方面。由于智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首要目标,因此廉政智库作用发挥也主要体现在“直接影响决策”层面,包括研究成果得到领导回应或批示、研究成果发表、智库专家受邀参加纪检监察部门领导座谈会等。目前,我国廉政智库建设在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根本遵循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探索。
1.召开廉政学术论坛和研讨会。旨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学术交流长效机制。如2015年9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社会学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中欧廉政智库高端论坛”;2016年7月11日,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在达州市大竹县主办了第二届廉政大竹论坛;2018年11月10日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于江南大学召开中国廉政研究2018年学术年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自2007年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论坛等。
2.出版专著和发表文章。旨在学理上阐释腐败治理的必要性、现状、困境及具体路径,回答和解释现实问题。在出版著作方面廉政智库专家著述颇丰,如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自2011年起每年发布《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反腐倡廉蓝皮书);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成员张晋藩著的《中国监察法制史稿》(商务印书馆,2007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等著的《国家命运:反腐攻坚战》(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中国监察学会反腐倡廉历史研究会著的《中国共产党监督执纪史话》(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的李景平教授著的《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阐释、健全与创新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在学术论文方面也成果丰硕,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的杜治洲发表了《重构政治生态必须提升廉政领导力》(《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的曾明等发表了《公共价值视域下的地方廉政社会评价模式研究》(《理论导刊》2018年第10期);成都理工大学廉政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张春和发表了《习近平廉政思想的内生逻辑及实践意蕴》(《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5期)等。
3.开展实地调研。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建议。如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自2012年始分别在湖南永州、四川广元和大竹县、黑龙江佳木斯、浙江余姚市等地建立了调研基地。
4.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廉政智库成果及政策信息传播。旨在借助新媒体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性宣传引导社会大众对我国廉政建设的正确认知。如各类党政、高校、社科院等廉政智库都建立了官网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中国廉政建设网作为中国廉政建设第一智库平台,为廉政理论研究、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搭建了大数据平台。
三、新时代中国廉政智库建设之困境
审视我国廉政智库发展现状,在肯定其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在智库机制、人才、成果、经费等方面面临的制约与障碍,及由此造成的廉政智库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的明显差距。
(一)廉政智库机构:同质化、保守化、形式化
首先,当前中国廉政智库的研究力量和资源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同质化、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地方智库,包括高校、社科院等智库机构在内,明显存在“经院式”研究模式,脱离发展现实、脱离地方特色的现象十分明显和普遍。地方智库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相对偏少,远不能满足地方决策需求,更无能力为国家高层决策服务。其次,多数地方廉政智库偏于保守,各行其是。主要表现为:“旋转门”制度的缺失使得智库专家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少,导致研究人员缺乏多层次、多视角、多渠道接触理论前沿和先进管理实践的机会,与西方高端智库研究人员大多有过政府系统内从业经历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智库之间交流不畅通,不同类型的智库各自为战,针对类似问题开展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的现象屡见不鲜;智库与民间交流的渠道过于单一,很多智库尚不能熟练使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宣传,成果惠民能力不足;最后,一些廉政智库重形式轻实质,如机构建设求速度求数量、在重大问题上失语乱语或不作为等。
(二)廉政智库定位:被动化、消极化
当前国内有些廉政智库,在智库定位上不清晰,认为廉政智库只是因党政部门决策需求而设立的,因而一味等着党政部门产生腐败治理需求,而非积极主动地肩负起廉政研究、政策咨询的责任与使命。缺乏责任使命的廉政智库自然使前瞻性、系统性和全局性作用的发揮大打折扣。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对智库存有错误认知,缺乏智库思维,即认为依靠智库便等同于自己无能的荒诞思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内因还在于智库建设本身的定位不清晰,即必须将廉政智库定位于党政决策部门的“外脑”,应提供最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系统性的理论、策略和思想以供党政部门选择和衡量,只有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保证自己“说得上话、使得上劲”。
(三)廉政智库成果:重复化、无“智”化
当前一些廉政智库只求知名度和关注度,研究成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高产却不高效,导致提出的建议或者“不接地气”,或者相似雷同,或者片面吸收国外经验,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最终呈现出廉政智库“只有库,没有智”的尴尬处境。作为廉政智库,首先应增强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需要对腐败治理的深层机理持续深入研究,把握其治理规律,推动其科学发展,同时,廉政智库建设还应该促使智库成果的评价多元化,除了领导批示、部门采纳之外,还应将引导社会舆论作为新型廉政智库建设的重要使命。可借助媒体、尤其是“两微一端”新媒体、学术出版物和举办会议等形式促进智库成果的广泛传播。
(四)廉政智库人才:缺乏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人事管理机制不完善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灵魂人物和专业团队,智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基于腐败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腐败治理研究也应趋向跨学科、跨领域发展,如将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融合于廉政智库当中,或者进行不同学科领域智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这也正是当前廉政智库人才建设方面的短板。同时,受到现有体制机制影响,多数地方廉政智库的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等制度建设尚不能完全适应高端化建设的需要。或者仍采取传统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评价体系,重理论、重数量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压制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五)廉政智库经费:来源渠道较窄、使用限制较多
经费瓶颈是导致一些廉政智库独立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比如有些高校廉政研究中心是政府直接拨款成立的,但多数高校廉政研究中心,政府和学校是不拨研究经费的,要靠申报课题拿经费维持生存。所以,多数廉政研究中心申报研究项目和争取课题经费压力很大。同时,在经费使用方面,条条框框过多,偏重于直接成本考核,不考虑或较少考虑间接成本。
四、新时代中国廉政智库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国廉政智库建设必须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自身不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高端廉政智库建设。
(一)转变治理理念、树立智库思维,营造廉政智库建设宽松氛围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加强中国特色廉政智库建设离不开党和国家在大政方针方面的规划、引导和促进。无论是《意见》的出台,还是习近平在多个场合的重要论述,都为新时代中国廉政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党政部门及其领导干部首先要在思维层面摒弃“官本位”传统思维,树立智库思维,秉持开放包容的决策机制,贯彻“内部研究无禁区、对外发表有纪律”的工作准则[5],加强对廉政智库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廉政智库建设的时与势、高与远、特与新,深刻认识廉政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关乎腐败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乎国家软实力的战略提升。因此,要明确释放对廉政智库服务产品的外在需求,以需求刺激推动廉政智库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确立精品战略、坚持质量为本,发挥廉政智库独特优势
廉政智库是研究腐败治理的专门机构,因此,在建设中既需要凸显与其他领域智库的独特优势,又需要在廉政智库群体中树立不同廉政智库的独家品牌。在当前廉政智库类别中,党政部门、高校、社科院、民间等廉政智库各有所长,只有打造“术业有专攻”的品牌影响力,才能整体提升廉政智库的建设水平。因此,不同廉政智库必须紧扣“专、精、尖”,做到研究领域“专”、智库成果“精”、智库人才“尖”。当然,廉政智库建设重质不重量,而是要找准主攻方向,突出优势专长,杜绝同质化和重复化。为此,必须深入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中去,才能保证政策建议管用、有效,真正做到接地气和精准化。
(三)优化用人环境、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打造廉政智库特色团队
打造高端廉政智库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一方面,要优化廉政智库用人环境,包括精神层面的受重视、受尊重和物质层面的良好待遇,做到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相结合。这就要求必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岗位聘任制度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尤其是要解决作为独立法人的智库机构的专职人员的成果认定、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高端智库复合型人才。即进行跨学科人才融合,包括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领域的人才,以及计算机专家等,改变专家一元导向为多元结构导向,并充分发挥不同专家的专业特长,集体研究、联合攻关。同时,要注重廉政智库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反腐败形势复杂多样的发展态势。
(四)多渠道、少条框,强化对廉政智库建设的资金支持和使用
为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中国特色廉政智库建设需“开源节流”。在“开源”方面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既需要党政部门加大政策意见咨询购买服务力度,制定相应配套激励机制增加对廉政智库建设的专项资金,也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力量,通过课题合作、成果转让、咨询报告、出版收入、业务培训等,吸引基金会、民间资本支持咨询研究。在“节流”方面需要廉政智库加强自律,严格管理经费使用,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在廉政智库内部也可制定激励机制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催生不同类别廉政智库建设的内生动力[6]。此外,党政部门在经费使用方面应下放一定权限,减化繁琐的条条框框,给予廉政智库建设在经费使用上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五)开展智库外交、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廉政智库国际影响力
建设高端廉政智库,就需要把廉政智库置于国际合作的高端学术交流中心,发挥其“第二外交”的作用。为此,廉政智库建设要注重提升媒体公关能力,保持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注重加强对智库人员媒体沟通能力的培训,形成自己的传媒推广战略和媒体形象设计”[7]。对中国廉政智库而言,应通过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与国际智库的深入交流,建立起多层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交流机制,提升中国廉政智库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在国际交流中,可以通过举办高端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或高峰论坛、发表演讲、接受访谈、展示出版著作等形式,宣传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消解各种所谓“陷阱论”造成的认知误区。同时,通过深入参与国际反腐败治理对话,能够提升我国参与国家反腐败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并进一步促进中国廉政智库建设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1(0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
[3]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02).
[4] 王雪,褚鑫,宋瑶瑶,等.中国科技智库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技导报,2018,36(16):53-61.
[5] 智库发展需要怎样的体制与政策环境[N].北京日报,2016-10-18(14).
[6] 钱厚斌,刘鹏展,张旭.地方高校廉政智库政策參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7(24):11-14.
[7] 王健.论中国智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重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9-34.
责任编校 王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