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艾灸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9-10-21 07:15王晋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老年

王晋琳

【摘 要】目的:分析药物联合艾灸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2例采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研究组64例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用药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嗳气、胃灼热、上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艾灸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联合艾灸;老年;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81-0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包括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免疫因素等。同时,消化性溃疡在中医中归为“胃脘痛”“肠风”范畴,认为湿热内蕴大肠、气滞血瘀、升降失调所致。而消化性溃疡常规治疗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身心与经济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黏膜再生功能减弱,导致侵袭因子与黏膜修复机制不平衡,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另外,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通常较轻微,有的甚至没有临床症状,很容易造成漏诊与误诊,从而影响疾病的及时治疗。

1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1.1并发症多:①由于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以大溃疡为多,加之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大,故容易发生溃疡出血,而且一旦出血多较严重又难以止住。②容易发生胃穿孔,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休克等急腹症表现。这是由于老年人的胃溃疡病多为穿透性溃疡,使胃穿孔的发生率比青壮年溃疡病者高2~3倍。③幽门梗阻的发生率亦增高,一旦发生幽门梗阻,因食物不能进入十二指肠,会出现腹痛、腹胀、不能进食和难以控制的呕吐等表现。

1.2难愈合、易复发:据临床观察,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病治愈后的复发率为60%~80%,即易复发而愈合难,其原因包括:①老年人大溃疡多,不易愈合;②一些老年人爱吸烟,吸烟会引起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胆汁返流,导致胃黏膜抵抗力减弱,使溃疡难愈;③老年人病多、用药多,许多药物都会刺激和损伤胃黏膜,如老年人为了预防动脉硬化服用的阿司匹林及长期使用的镇痛药、激素、降糖药、红霉素等,这些都会导致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病易复发而愈合难。

2 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6例。对照组62例,研究组64例。研究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24±1.21)岁。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42例,复合性溃疡2例。病程1~7年,平均病程(5.02±0.28)年。溃疡直径0.6~3.1cm,平均直径(1.96±O.ll)cm。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66~83岁,平均年龄(70.20±1.28)歲。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39例,复合性溃疡3例。病程1~8年,平均病程(5.06±0.22)年。溃疡直径0.6~3.3cm,平均直径(1.94±0.15)cm。两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口服治疗,0.5g/次,3次/d;同时口服克拉霉素片治疗,0.5g/次,1次/d;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20 mg/次,1次/d。观察组在阿莫西林十克拉霉素片用药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不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肠溶片20 mg/次,1次/d;同时给予艾灸,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和中脘穴,每个穴位施灸20min,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1次/d,6次/周。在治疗期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可食用牛奶、面食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减少进食米饭,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情绪乐观稳定,避免情绪激动、波动: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连续治疗1个月。

1.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或病理手术确诊;组织学检查Hp均为阳性;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药敏试验过敏的患者:正在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的患者;13C-呼气检测Hp阴性者;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4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经治疗后患者恶心、上腹痛、纳差、烧心等症状消失,溃疡面完全消失视为痊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溃疡面愈合,不过局部仍存在炎症,疤痕周边黏膜充血视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溃疡面积减少>1/2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十有效)例数/总例数×l00%。②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嗳气、胃灼热、上腹痛)。③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并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等。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嗳气、胃灼热、上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表1)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均为正常,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但不影响治疗疗程。

4 讨论

据统计,约1/10的人群在一生中均患过溃疡病[1]。消化性溃疡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以45~55岁比较多见,近年来消化性溃疡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与其他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自然人群相比较,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可能出现漏诊和误诊,造成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据有关报道约95%的十二指肠渍疡患者和60%~80%的胃溃疡患者进行Hp监测可呈阳性。PPT是临床首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抑制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PPT类药物,可对多种因素造成的胃酸增多起到抑制作用,在临床应用较广。泮托拉唑属于新型PPT类药物,具有抑酸持久且作用强、不良反应较少、溃疡愈合率高等优点,属于消化性溃疡的特效药物。跟奥美拉唑相比较,泮托拉唑具有高特异性及选择性。泮托拉唑在微酸的细胞成分中,形成活性形式(环次磺胺)的速度慢,此外跟胃壁细胞外的硫基反应程度低,使药物的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泮托拉唑跟H+K+ATP酶结合位点正好处于质子的转移通道处,因此对H+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泮托拉唑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因此不会对其他药物的代谢产生明显影响,尤其应用于肝肾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中,安全性高,无需调整药物的使用劑量。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胃脘痛”“呃逆”等范畴,艾属温性,善通十二经脉,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的作用,灸法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机能活动能力,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免疫,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在艾灸的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刺激穴位,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功能,调控机体系统免疫力。中脘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肠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有调理脾胃、和胃止痛之功,刺激中脘,能激发胃肠之气;足三里穴位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之下合穴,是精气聚集的地方,可疏理胃肠气机,与中脘远近相配,通降胃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嗳气、胃灼热、上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对老年性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参考文献

[1] 贾成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2):1282-1283

[2] 武胜.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2014,34(10):2882-2884

[3] 赵伟.对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与非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266-267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老年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