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萍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针对性药学指导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5年05月-2019年05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给予针对性药学指导,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指导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2h血糖(P2hBG)指标均基本一致(P>0.05),指导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2h血糖(P2hBG)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针对性药学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药学指导;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07-01
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发生缺陷或者是其他生物作用受到損伤,二项原因或单独存在或共同作用,在糖尿病的长期影响之下会对患者的眼、血管、肾、神经、心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损害,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1]。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方式为胰岛素治疗,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是现阶段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次研究只要就针对性药学指导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5年05月-2019年05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其中参照组有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6.71±5.32)岁;研究组有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7.01±5.9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并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指导,主要为相关医师需指导患者进行取药,并将用药的方式方法详细告知给患者,同时向患者普及坚持用药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必要性等。
1.2.2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针对性药学指导,主要内容有:①在患者入院以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出具有科学院化、个性化和合理化的治疗方式,同时为患者制定相关的药学指导方法等。②对患者进行连续性健康知识宣教,包括疾病知识、医护方式等。③第一次发药时,相关医师应告知用药情况,定期为患者展开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工作,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基础对其用药方式进行调整。④本院可通过讲座等方式,提升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2]。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2h血糖(P2hBG)指标,通过指标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二者均与指导效果成反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采取t检验,通过均数±标准差来代表计量资料,当组间差异性体现为(P<0.05)时则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指导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2h血糖(P2hBG)指标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指导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2h血糖(P2hBG)指标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糖尿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因有胰岛素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线粒体基因发生突变等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该病在临床上的常见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药学指导,通过科学、适宜、合理的方式来提升患者对于用药的依从性,来延缓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从用药指导、电话随访、家访、讲座等方式展开,来提升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度,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指导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2h血糖(P2hBG)指标均基本一致(P>0.05),指导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指标和餐后2 h 血糖(P2hBG)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针对性药学指导的应用有利于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自护服务意识,有利于提升整体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针对性药学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文静. 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干预效果及改善情况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6):139-141.
[2] 周丽坚.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