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沈雁冰革新后的《小说月报》(1921-1922)与中国新文学的嬗变

2019-10-21 07:06杨雪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小说月报新文学革新

杨雪钰

摘  要:文学期刊可以作为船舵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态势。经沈雁冰“半革新”“全面革新”后的《小说月报》顺应了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大势,见证了新文学萌芽发展期的同时,也发挥了期刊作为“指挥者”的作用,为新文学的延续与发展开辟了明亮的前景,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沈雁冰;《小说月报》;新文学;新旧文学论争;“为人生”的创作动因

本文从革新后《小说月报》的“文学观念”“时势影响”“作家群体”三个方面入手,论证“沈雁冰革新后《小说月报》与中国新文学的嬗变”的观点,从而加深对“新”《小说月报》与新文学发展关系的认识。

一、沈雁冰革新《小说月报》的背景

在我们对革新的历史背景作叙述之前,应先了解早期《小说月报》的办刊定位。在创刊号的“编辑大意”中,印有“本报以迻译名作,缀述旧闻,灌输新理,增进常识为宗旨”的说明。“迻译”及“新理”即把视野投向西方文学;“旧闻”即叙述中国自己的传统故事。由此看来,《小说月报》在开刊之时就有了中西杂糅、新旧交融的意识。这半新半旧的理念体现在早期《小说月报》运作过程中可概括为:商业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两者虽属不同领域,却发生着长足的交锋与互动:商业性要求杂志以盈利为基本前提,因此报刊必须着眼于当时读者的需求,保障内容的可读性、娱乐性,即文化性。《绣像小说》曾是商务印书馆创办刊物之一,其具有“更重视可读性”“更重视面对市场”的特点。因此从《小说月报》“编辑大意”中:“本馆旧有《绣像小说》之刊,欢迎一时,嗣响遽寂,用广前例,辑成是报”的叙述可以明确《小说月报》向《绣像小说》靠拢,同有抓紧市场、有意流俗的倾向。在1918-1919年王蕴章担任主编时期,更是将通俗文学“镶嵌”进了《小说月报》,大量地收录“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小说,造成了娱乐性通俗作品占“80%以上”的情形。当《小说月报》沉浸在“哀感顽艳”的苦海之时,新文化运动及新文学革命提倡的“白话文学”波涌而来,带着“激进”的姿态势必为实现自我发展的合理化、普及化扫清障碍。因此我认为《小说月报》亟待革新的主要原因是处于新旧文学论争的风口浪尖,而双方驳论的结果是新文学以其激昂的势气旗开得胜。而以商业性为运作根本的《小说月报》自然得向新文学妥协,以保证自身盈利。

二、新文学观念的倡导:为人生的艺术

对“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提倡,在《新青年》和五四运动时期就有所体现。例如《新青年》4卷6号推出的“易卜生号”详细介绍了这位挪威戏剧家及其剧作《玩偶之家》,并由此掀起了“易卜生热”。值得关注的是易卜生的剧作主题表现为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及主人公不拘泥于束缚因而奋起反抗的精神。此外,《新青年》自觉担任国际政治思潮的“传声筒”,发表在刊的相关文章数不胜数:如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东方问题之题要》。由此看出,早在《新青年》时期,就注重以严肃的文学观念为准则选择并发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文章。但真正大规模实践了写实主义,并主张文学作用是指导人生的工具的人是沈雁冰,他有着运用并发展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自觉。在《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中,他将“新文学”描述为“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称文学作品不再是“消遣品”,而应具有中国时下迫切需要的能反映实际且指导生活的功能。所以他重视现实主义,主张“学习自然派作家”。沈雁冰的这种现实主义自觉还表现在他自己的创作中,在《子夜·后记》中有“我有了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的自白,因此我们将沈雁冰称为中国现实主义第一代言人也不为过。

三、驱时势:以西为法

《小说月报》之所以长期能够在与同期杂志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在民国初年和五四运动以后影响很大的文学刊物”,是因为它在创刊之初就将自身运作理念明确为“缀述旧闻”“灌输新理”“增进常识”。显然,在开刊之初,商务印书馆就没有忽视灌输西理的学习意识。而随着《小说月报》的流俗,我们会忽略对早期其引入西方学理尝试的事实,而对其娱乐性、休闲性大加鞭笞,这也是我们对早期《小说月报》的误解。其实在沈雁冰实行革新之前,即王蕴章、恽铁樵先后担任主编,被后人评价为《小说月报》最艳俗的时期就存在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学习西方文学标准的尝试。如第一号“译丛”栏目共刊出四篇,虽然大都以娱乐性为主,但也有《英美报纸之发达》这篇实用文章的发表。还值得注意的是从1卷2号增加的“杂纂”栏,虽其设置的重头戏仍是娱乐性的那大部分,但占其中小部分的中外知识确是“开明智”而珍贵的,这是后人研究《小说月报》不可忽视,不可不承认的事实。正是因为早期《小说月报》有着以严肃的态度和从实用的学理层面引译、介绍外国文化的“先风”,使得沈雁冰能够实施“半革新”,创办“小说新潮栏”变得水到渠成、有迹可循。虽然他在往后的回忆文中声称自己与当时的新思想并无过多接触,但从今天看来,沈雁冰在主动学习西方的认识方面有着极其强烈的先锋性。与其说他去接受了新思想不如说新思想早已一直内化并存在于他的意识内。

四、《小说月报》与作家群体

一般来说,作家群体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值得关注的是,以沈雁冰改革《小说月报》为分界线,前后的作家群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质的变化,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作家群体不断壮大。那么沈雁冰在革新杂志的内容之余怎样吸收、培养、巩固了新的作家群体,使得《小说月报》产生无数佳作顺应甚至引领了新文学的发展,这是我们以下要探讨的问题。首先,沈雁冰极其重视作家群体,他认为“文化者现在是站在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分子”并号召中国的文化者要心怀创造国民文学的责任。因此,沈雁冰非常渴求新文学作家能向杂志社投稿:在12卷1号《小说月报》“改革宣言”的第四条中,有“特辟此栏以俟佳篇”的说明;在《春季创作坛漫评》中有向他人借佳作,流露出期盼的真心;12卷4号起刊登的“本社投稿简章”,进一步明确了作家投稿的报酬及相应的要求,有力的保障了杂志作家制度的规范化,巩固了杂志的作家群体。除了沈雁冰本人热切的期盼及以上提到的相关条例外,《小说月报》在运行实际中,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推介作家、发表新文学佳作的使命。据我粗略的统计,自沈雁冰担任主编,施行彻底革新,即1921-1922两年时间内,共有23期(其中12卷10号为“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12卷12号外“俄国文学研究”已排除)刊登原创作家作品(含小说、剧本、诗歌)共186篇,涉及作家67人。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因为每一号的《小说月报》至少设有10个栏目,而“创作”栏只占其中之一。时间证明,沈雁冰终究是盼来了佳作,翻开《小说月报》12、13卷发表的文学作品,确是新文学发展道路上的典型之作,在文学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冰心女士的《笑》《超人》;王统照的《沉思》《微笑》;叶圣陶的《低能儿》《潘先生在难中》等皆是“问题小说”和人生写实派小说中的力作,极具典型性。我们知道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文学研究会的代用刊物,因此这部分作家群体是《小说月报》的主体作家,但仅从1921-1922年发表在刊的作家来看,也有不少非文研会的新文学作家。显然,沈雁冰在革新之初,就看重培养自家的作家群体,因而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吸收、欢迎作家及其佳作的入驻。这无疑为《小说月报》增添鲜活的生命力,也为新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结束语:

关于沈雁冰革新《小说月报》的史实历来被人们不断研究、挖掘。如果说1917年的文学革命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那么新《小说月报》就扮演着战争参谋、兵器运输员的角色,这无疑为新文学的发展加柴积薪,引导着新文学生长的方向,为其得以在中国文坛扎根并壮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与新文学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两者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互动:新文学的兴起为《小说月报》的革新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而在沈雁冰指导下的《小说月报》更是呼应着这场文学运动,更甚于一个指路人,发挥着对新文学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沈雁冰号召“为人生”的文学观,一改往昔致力于流与世俗的娱乐文学,将文学定位为改善人生的工具,同时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以严肃的文学观念选择翻译的方式及内容,其中介绍外国事宜的文章有效地提高了民众对外国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性。再次,以《小说月报》主张的文学观念为原则,培育了一批新兴作家,为新文学的发展注入鲜活有力的力量,成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与中国新文化的嬗变相互推动,彼此见证。

参考文獻:

[1]《编辑大意》[J].《小说月报》1卷1号,1910年:1页.

[2]潘正文.《<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1:9页、20页、62页.

[3]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13卷7号,1922:1页.

[4]志希(罗家伦).《今日中国之小说界》[J].《新潮》1卷1号,1919年1月,

猜你喜欢
小说月报新文学革新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打的
迟到的文白交锋: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之生成
生日礼物
千金碎琴
《尚存葆的个人档案》被两家选刊转载
小说《这条河也留不住你吗》被转载
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