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发展与民族心理适应

2019-10-21 05:25范婷婷
西部论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

范婷婷

摘 要:心理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心理上的适应是外来少数民族人口适应城市的最高等级,是其真正认同并融入城市的标志,只有完成了心理上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我限制、流入地区的社会排斥和少数民族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的差异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和城市管理体制的调整与社区支持的构建是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适应的关键。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心理适应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少数民族成员以谋生盈利为目的,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也就是“非城市户籍,但又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民族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们在城市中的不满情绪不仅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和谐,更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会迅速地蔓延到民族地区,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现状和特点[2]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与城市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城市化加快了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

少数民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迁移。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3年10年问,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流动人口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l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在这支庞大的流动大军中,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0年全国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达到3000多万,是2000年的10倍以上。从东北地区来看,2000年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43.67万人,2010年为117.96万人是2000年的2.7倍。近十年来,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以吉林为例,吉林省流动人口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登记为99万、102万、178万。到2010年上半年,吉林省已登记的流动人口近242万人,其中暂住人口66万余人、寄住人口近174万人。可见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增长之迅速。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省内近距离流动为主,省际间流动以流入辽宁省最多

2010年东北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17.96万人,其中辽宁有71.63万人,占60.72%,吉林有29.15万人,占24.71%,黑龙江有17.19万人,占14.57%。可见,辽宁是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另外,根据201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按现住地、五年前常住地分的流动人口提供的数据推算,2010年东北有目前在辽宁居住,五年前在吉林或黑龙江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3.98万人,有目前在吉林居住,五年前在辽宁或黑龙江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1.41万人,有目前在黑龙江居住,五年前在辽宁或吉林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1.13万人。从吉林和黑龙江向辽宁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从辽宁和黑龙江向吉林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与从辽宁和吉林向黑龙江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还要多。由此可见,东北少数民族人口以从黑龙江和吉林向辽宁流动为主。

3、流动原因经济性增强,从事职业具有民族经济文化特征

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因而在城市中的就业层次不高,大多只能摆摊设点或从事临时性的重体力劳动。虽然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范围很广,但大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如饮食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卫生行业、修理和搬运行业、运输行业、家庭服务行业等。一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在建筑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部门就业。不同职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收入呈现出较大差别,一般月收入集中在400-1000元之间。一部分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或具备一定技术或特长的人,收入较高。东北人口众多的朝鲜族,以商业贸易和经营烧烤料理店为主,有固定收入,经济实力较强。经营清真饮食的主要是维吾尔族、回族,他们在东北各地开设清真面馆、餐厅,经营具有西北风味的刀削面、兰州拉面等清真餐饮,哈尔滨就有数百家拉面馆。还有一部分人销售地方土特产品和民族饰品,如葡萄干、核桃仁、刀具、玉器和牦牛头骨等。也有一部分人从事一些服务性工作,如在饭店、旅馆当服务员,做家庭保姆等。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及其出现原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问题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存在,其主要表现为消极心理,多为他们在城市中因为文化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不适问题。这种心理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性问题,但多会以个体心理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3]。这种心理不适应状态,主要是因为“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于人们心理系统的适应性和承受力产生的冲击超出了其所能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的阈限,从而表现出各种带有消极特征的心理感受、精神疾患和行为症状。”[4]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进而影响到城市社会稳定与城市民族关系。要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从文化差异、流动人口自身限制和城市社会排斥三方面分析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1、城乡间、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丘陵、草原地带,其经济社会发育比较落后。从民族地区流動出来的少数民族他们自身携带并适用于民族地区乡村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与城市现有的生活方式与管理制度等城市现代文明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文化差距越大,适应就越困难。因此,他们在城市社会中不能快速地、较好地适应城市管理方式和城市现代文明。“一个人突然接触到一个与自己原有文化系统差异较大的新异文化系统时,就会面临着如何去而对、吸收和排斥新异文化系统,使其溶合于整个人格的过程。这时,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必然会出现许多危机,构成了所谓涵化的心理问题。”[5]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我限制

“族裔聚集地企业积极地吸收同族雇员。雇主使用同族背景作为一个筛选员工的因素。他们在聚集区内寻找他们需要的那些雇员,并且聘用那些与他们有真正或者象征性的关联的,或者是那些由其熟识的人所推介的人。关于员工的聘用、品行规范,以及企业运行,通常是基于本民族文化及可以实施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来执行的……文化同根的人们彼此之间有多种联系,譬如同属于一个教会或同一个家族源”[6]36。这种血缘同族交往的生活模式与现代文明的开放的、多样化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很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普通市民的进一步交往,不利于他们在城市中拓展资源,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3、流入地区的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就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状态[7]。社会排斥包括文化的排斥、制度的排斥和当地人的排斥等。文化排斥上文已论述,不赘述。下面从制度排斥和当地人的排斥两方面说明其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造成的影响。

城市中的部分居民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怀有一种潜意识的印象,认为他们落后、野蛮、不讲卫生、缺少教养、从事职业低下等等,不愿意不喜欢主动与他们打交道,甚至在没有接触和交往之前就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偏见。因部分城市居民不理解、不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而导致民族偏见与民族歧视,极大伤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尊心与民族感情,增加其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疏离感。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适应

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他们是否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层面的融入主要是城市就业和收入,也就是职业上的转换;社会层面的融入主要是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方面的市民化;心理层面上的融入主要是自我认同和心理归属。其社会融入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心理结构的逐步消解的过程,即在经济上,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产业转变;在社会上,从农民向市民、外地人向本地人转变;在心理上,包括认同和归属两个方面的转变[6]37。心理上的适应是外来少数民族人口适应城市的最高等级,是其真正认同并融入城市的标志,只有完成了心理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8]。只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把城市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内化,在心理上认同城市,在情感产生归属感,才算真正实现了心理适应。

1、 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根据调查表明:相对来说年龄越轻、文化程度越高、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越高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比年龄偏老、文化程度偏低、居住时间偏短、收入偏低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易融入城市,个体心理素质、适应能力也更强。由于东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不高,限制了他们进入城市后的职业选择(上文述),并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交往范围与支持群体。因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前应尽可能地接受更多的教育或者培训,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储备知识与技能;进入城市后,也可以参加相关机构、部门组织的各种教育、职业培训,提高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为其原有人力资本的转化开辟渠道,提高其经济地位,为顺利融入城市创造条件。

2、城市管理体制的调整与社区支持的构建

城市管理体制的限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的最大障碍。首先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产生排斥和歧视的基础,改革户籍制度有利于消除城乡对立、消除外来人口的心理顾虑,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城市人际关系。其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生活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如住房保障、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和权益保障等。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往往处于职业层次低、经济收入低、居住环境恶劣、教育机会匮乏、医疗保健水平低等等一系列“低”的状态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全、水平偏低和账户无法自由流转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是以城市社区为基本单位,运用各种资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和帮助,包括其迫切需要的物质、经济上的帮助与服务,还包括精神、心理上的关怀与支持,以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9]。此外,要大力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和教育,大力宣传民族平等,促进民族交流互动,消除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偏见与歧视。城市居民应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尊重接纳他们并建立彼此信任的良好的城市民族交往关系。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之间相互碰撞而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心理适应是一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有政府、社区、城市居民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的积极参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建设一个文化多元、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 沈林.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J].中国民族,2002,(3):8.

[2] 数字资料均来源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关数据整理.

[3] 汤夺先、张莉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15.

[4] 李庆钧.霍布斯的秩序解说与转刑期社会秩序的构建[J].江海学刊,2003, (6):108- 114.

[5] 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54.

[6] 李偉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7] 李景治、熊光清.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6).

[8] 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5):109.

[9] 李林凤.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
让爱燃起希望
新媒体时代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与思想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产房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