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摘要:在装饰绘画领域中,沥粉画是其中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本文就将基于沥粉画这一绘画形式,对永乐宫壁画在其中的运用与探索等加以探究,并会对这种艺术在新阶段沥粉装饰画中的运用与探索展开分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发展进一步予以思考,另外,还会对现代装饰画的表现内容与绘画技巧的丰富具有着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沥粉画;运用;探索
一、引言
何种艺术形式以及内容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与当时环境下的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的,艺术往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背景之下起源、成长、进步和成熟的。由于永乐宫壁画是以道教内容为主要的题材,去对美术样式进行表现的,因此其也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环境。在当今的装饰绘画领域当中,人们对沥粉画的关注也随之而逐渐增多起来,沥粉画是我们中国具有传统意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运用它那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找到其装饰的美感,并且沥粉画独特的工艺特征也使得装饰绘画的形式以及内容愈加丰富了起来。因此,对永乐宫壁画在沥粉画中的运用与探索进一步的研究是十分迫切的。
二、沥粉画的概念以及作画过程
沥粉画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建筑漆艺,当时,漆工们在木质的建筑物上彩绘,达到耐风雨侵蚀的保护目的。在清朝,我国的宫廷、 庙宇等已开始广泛地通过建筑物彩绘艺术来划分等级的高与低。随着时代的进步,沥粉艺术对我国传统艺术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为它能够为画面带来较为强烈的立体观感,让艺术作品整体上看起来更加奢华、美妙、有特点。沥粉画的作画载体就是其凹凸不平的线条, 在进行上色的时候,是以特殊配制的沥粉达到色彩分割目的。在整个的作画过程中,要先按照底稿将沥粉从工具中取出,沥于画板上,沥粉的顺滑度和粗细程度都是需要长期练习的,才能掌握好的,整个沥粉作画的过程是将力量与艺术技巧相融合的过程。如今的填色颜料通常都使用丙烯,因为丙烯被晾干后的粘性和弹性较强,不会轻易脱落、出现裂痕,并且其耐水性较高,可用于绘制各类建筑,也能够长期维持其原始色彩。
沥粉画的作画过程主要如下,首先就是要将沥粉泥子装进粉兜内,但要注意的是泥子不宜装太多,手掌恰好可以握住最佳,另外,沥粉泥子最好是保持在25 度到30度之间,手掌刚好可以适当保温。作画的时候,一定要将沥粉尖的动作和挤压粉兜的动作同步进行,并且 速度与力度也是要成正比的,同时,沥粉尖要和平面保持45度角,因为这样的角度既方便泥子被挤出,还可以保证所沥出的线条高度一定。若想沥出较低的线条,就可以将沥尖与画面之间保持90度角,这样的线型被叫做“爬粉”。需要注意的是,线条质量与泥子调配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泥子比较稀,作画时会比较省力,但若是在直立面上作画,就会导致线条倒塌,相反,泥子比较稠的话是会消耗过多力量降低效率的。出现泥子浓稠度不均匀或出现硬块时,通常会导致沥粉嘴堵塞的现象发生,这会导致操作的现象,另外,一旦泥子中存在气泡,就会在线条上留下缺口。
三、永乐宫壁画在沥粉画中的运用
(一)永乐宫壁画概述
壁画艺术发展到秦汉时期,分为墓室壁画和宫殿壁画两种类型。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发展起来,促进了壁画的繁荣发展。在隋唐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较佳,又是壁画发展的大好时机,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石窟壁画、墓室壁画以及寺观壁画。到了宋元时期,寺观壁画与墓室壁画成为了壁画艺术的主体,永乐宫壁即为其中一典型代表。
永乐宫是元代寺观壁画的最高水准代表,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 永乐宫壁画的面积达一千平方米,分别被绘制于三清殿、 纯阳殿、 无极殿以及重阳殿中。是永乐宫的主殿就是三清殿,其中的壁画展现的是道教神仙朝元,壁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永乐宫壁画气势非凡,沥粉线条十分流畅,色彩也十分绚丽,作画艺术非常高超,是中国寺观壁画的神作之一。永乐宫壁画不仅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作画风格,并做到了进一步的突破与进步,还完美地将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与道教文化融合在一起,通过集体创作的方式献于后世之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无价之宝”。
(二)永乐宫壁画与沥粉艺术
对于壁画这门艺术,主要注重是是整体布局,并且这种整体性的布局时以平面形式展开的。对于其色彩以及相应的造型,主要在于概括以及装饰,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的是调线,壁画的以上特点与沥粉艺术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碰撞,这就是永乐宫壁画与沥粉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的主要原因。
沥粉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在平面上的立体性能以及装饰性能,二者的统一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结构。沥粉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审美特性也是非同寻常的。沥粉的线条突起于平面,并且比较平稳,会产生一种特别的韵味,再加上贴金艺术,更能够呈现出其特色,具有华贵庄重的感觉。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在很多处都运用到了沥粉艺术,这就使得整个画面具有富丽堂皇的整体性效果。在永乐宫壁画中,运用到沥粉的部位做得都非常细且低,并且其高度通常不会超过2到3毫米,防止局部高起的沥粉过于突出,看起来的效果不够协调。据说,沥粉工艺最早出现在北魏的敦煌壁画上,在那之后愈加普及起来,其艺术水平也越来越精美。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沥粉工艺都非常完整、优秀,存留至今,其中最为优秀的典型之一就是永乐宫壁画。沥粉别称为立沥,是指在作画的平面上,运用特殊工具使“泥子”成为凸起的线条,再将其组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最后呈现出一种立体结构,是能够突破平面,产生一种别具新意的艺术效果。
永乐宫壁画主要是运用线条元素,通过有力、流畅而又简练的线条体现壁画。壁画上的线条有起有伏,疏密均匀,内容与装饰并存, 整个壁画的画面都充满了韵律感与节奏感,并且还沿袭了唐代时期的雍容和华丽、宋代的严谨秀气,呈现出了壁画的最高水平。
例如壁画中的《朝元图》中的出现的“天尊”这一人物,其衣带非常飘逸,体现出了线条不仅精细,并且类型多样,采用了直线、水平线、垂直线等等各种类型的线条,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地位的高贵,展示出环境的庄严、氛围的严肃。沥粉画的一种特点就是要把粉膏挤压到作画平面上,再使线条凸出起来,然后运用毛笔将金粉或银粉描在凸起来了的沥粉线上,进而使得线条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但是与此同时在作画过程中,沥粉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主要就是对于挤压出沥粉的速度以及挤压的力量大小两个方面,一定要将二者按照比例进行操作,进而使得线条凸起于平面,却也能够达到平稳、动态的装饰效果。在描沥粉线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每一个方位,要做到立体涂绘,并确保不留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所描绘的线条立体而又生动,进而达到画面充满整体性的效果。 在永乐宫壁画中,运用沥粉工艺对线条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饰的整体美感,在对比中能够统一,在统一中又能够有一定的变化,切实增强了壁画的艺术观感,为我国最传统的壁画内容与形式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所周知,思想情感是能够通过色彩传达出来的,因此色彩是能够使得壁画作品以及其他类型的作品具有较高深度的审美的。在永乐宫壁画中,对色彩的运用主要侧重于整体的观感,壁画中运用道路统一的色调,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庄重和严肃,体现出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在壁画的《朝元图》这一内容中,大量运用了赭石与土红两种颜色来平衡主色调的青和绿,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具有气势、更加庄重。沥粉画是装饰绘画的一个种类,在设色方面可以暂时抛开光源色,也可以将写实色彩淡化,我们可以更多的去运用理想色、象征色、情感色等等去创作出符合我们理念的画作,通过对色彩进行适当的配置,提升装饰性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降低永乐宫壁画的色彩纯度和明度,将高饱和度的色彩转为 灰度色彩,增强整体上的装饰感。另外,还可以按照创作需求,运用不同的色调营造各种各样的氛围,增加作品的受众程度,引起观赏者与艺术家二者之间的共鸣。对于沥粉画的色彩方面,一般看起来创作者是随心所欲的,但是其实是处处受限的,所以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實践,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在传统壁画与沥粉画上加以创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注入新型血液。
参考文献:
[1]安静.永乐宫壁画在沥粉画中的运用与探索[J],西部皮革,2017(24).
[2]陆鸿年.摹绘永乐宫元代壁画的一些体会[J]文物.1963(8).
[3]金维诺,刘建平.永乐宫壁画全集[J].天津人民美术出.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