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 钟葳
摘 要: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不足。文章在总结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概念的基础上,从评价目标、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法分析了目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受到了各级政府与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其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从基础教育阶段辐射到高职教育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可以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状态,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及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高职教育层面的研究仍不成熟,因此,开展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概念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与自身全面发展需要所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素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是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与评价标准,借助多种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一定的评价技术与工具,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状态进行客观测评,以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情况。
二、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标缺乏科学的导向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目的在于準确把握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是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现实中,部分研究缺乏科学的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与评价目的,借鉴其他教育层次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思路,制定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方案,导致实际操作违背了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初衷。
2.评价要素缺乏统一的标准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涉及到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面性。有些研究为了体现评价的全面性,选择了庞大的评价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方面增加了实际评价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忽视了各评价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会导致评价要素之间信息重叠的问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此外,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其外在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核心素养是人的认知、能力、品质与态度等的综合体现,许多评价要素具有内隐性。有些研究往往只关注那些显性的、易于收集数据的、易于测量的评价要素开展研究,而忽视那些隐性的、难以量化测评的评价要素。如在现实中,对于家国情怀、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等隐性要素常备忽略或被默认为已经具有,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3.评价标准缺乏合理的依据
评价标准既是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依据,又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标尺。然而,由于核心素养要素的内隐性,有些评价要素难以具体量化,导致有些要素的评价标准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
4.评价主体缺乏绝对的权威
关于基础教育教育的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目前有权威的课题组构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且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该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然而,目前尚无权威机构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也比较零散,研究结果的权威性也受到一定的挑战。
5.评价对象缺乏稳定的发展
高职学生核心的评价,无论是评价指标的选择,还是评价标准的确定与评价方法的选择,都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然而,高职学生尤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一是虽然学生的年龄已经超过了18岁,生理特征趋于成熟,但心理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波动。二是学习环境的突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与动力。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虽然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但在升学要求与严格的学校管理背景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积极性较高。升入大学后,学校管理较为分散,学生较为自由,由紧到松的突变过程使得学生失去了约束力与驱动力,产生倦怠、迷惘等情绪。此外,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但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崇尚自由的特点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6.评价方法缺乏科学的依据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涉及到综合评价技术,包括评价指标赋权与指标数据综合两方面的评价方法。目前关于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很多,但应用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较少,而且不同的方法与技术有其适应性。如指标赋权有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的方法,各有其优劣,在现实中很多研究在赋权方法选择时,并不是在考虑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赋权方法,导致赋权结果的准确性大受影响。在指标数据综合时,大部分研究均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线性加权的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忽视了不同评价要素的联系,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7.评价结果缺乏科学的应用
评价的结果是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评价结果的应用就十分重要。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与应用是影响整个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与课程考核不同的是,综合的学生素养的考评的重要性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师生对评价结果往往表现出莫不关系的态度,影响了评价工作的效率。
三、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对策
1.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
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构建涵盖学习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批判与反思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爱国守法、社会责任、职业操守、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互帮互助与积极进取、一线管理能力、一线技术应用能力、一线实践能力、一线执行能力、一线工作纪律表现与工匠精神表现等内容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与高职教育的特点,将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使核心素养的评价与评价具体、可操作性。
2.成立面向高职学生的第三方核心素养评价机构
当前的学生素养评价往往是由政府部门或一些相关教育机构来完成的,在评价过程中,“同情心”与“人情化”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应建立一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于政府部门与教育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核心素养评价机构,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追踪评价。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介入,有利于丰富评价方式与结果反馈渠道,使考评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考教分离。
3.重点突破核心素养评价的难点
首先,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基础的标准化测试平台、开发科学适用的多方评价量表,优化核心素养评价的硬环境;其次,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组建专业的评价团队,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再次,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加强专业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有针对性的构建跨专业的评价体系,开发相应的评价技术;最后,加强评价方法的研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选择最为合适的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强调评价过程的师生共同参与
正如前文所述,评价应该有专业的评价机构来完成,但这并不否则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以前此类评价往往由任课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完成,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教师评价必不可少,因为教师在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清晰的判断。同时学生评价亦不可少,因为学生对同学的接触最多,了解最为深刻,让学生参与评价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结束语
目前,众多学者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在实际评价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领域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其对应的评价标准与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因此,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與革新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具体维度与标准,从而使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吴迪,贾鹤鸣,邱泽国.高等商科院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初探[J].2016(1):72-74,94.
[2]袁 辉,王 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2019(5):57-63.
[3]梁贝妮.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J].林区教学,2019(10):39-41.
项目基金;本文系株洲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ZJGH18A0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运(1982—),男,湖南桃江人,应用经济学博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统计、风险管理与金融统计;钟葳(1983-),广东河源人,管理学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统计、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