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语》较全面地从孔子的世界观、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方面总结分析评介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富有启迪教育意义,非常有价值。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冲破了商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格局,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全书篇幅不大,但较全面地从孔子的世界观、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方面总结分析评介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我国早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由于孔子常年的教育实践,基于对教学过程的正确认识,使他的教学思想非常丰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富有启迪教育意义,非常有价值。笔者在读《论语》时,总结了蕴含其中的四个教育思想,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一、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
《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在《四书集注》注解:“温者,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他们都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而“时习”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含有转化的意思。“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因此,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的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学思并重,但应以学习为基础,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论语·卫灵公》中,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也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在《论语·卫灵公》中,“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荀子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他在《荀子·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要求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学思并重”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已经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孔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他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论语·为政》载:“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经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不仅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且还“退而省其私”,即考查学生课后私下的言行举止,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孔子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有时从其优点方面分析,有时从其缺點方面分析,有时对不同的学生做比较分析。他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循循善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有时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他却做出不同的回答。在《论语·先进》中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因材施教。孔子还主张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学,在《论语·雍也》中,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性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他反对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主张通过教育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孔子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启发教学的真谛是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意思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从他们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启发式教育思想的论述是十分深刻的。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是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按照事物的运转规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层次。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学生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孟子还曾以禾苗自然生长来譬喻人受教育的过程,一方面主张尽力耕耘,反对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反对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张载在《礼窟·学大原下》中认为教学过程“虽不可缓,又不欲急迫,在人固须求之有渐”。中国古代教育家已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们强调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由博返约是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论语·卫灵公》中又说:“予一以贯之”。毛奇龄在《论语稽求篇》中解释说:“此之博约是以礼约文,以约约博也。博在文,约文又在礼也”。毛氏认为“约之以礼”的“之”是指代“文”,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由博返约”的意思。孔子重视“博学”,同时又要求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博学以获得较多具体知识,返约在具体的事物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和观点。博与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就是要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它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知识要广,但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这既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原则。作为教师,要把一个道理讲明白,如果没有关于这个道理的广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就很难把这个道理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点向学生讲清楚。由博返约,以简驭繁,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重要教学原则,值得我们细心体会。
四、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的教育原则
孔子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弟子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他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强调了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老师应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激励、感染学生。在《论语·卫灵公》中他又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就能得出孔子主张同时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教学,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就用“有言之教”,如不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即通过暗示或自己的日常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孔子称“予欲无言”,他相信“无言之教”的威力。晋人袁宏在《后汉纪·灵帝纪上》中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可见“人师”的标准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求为人师表。孔子对学生无私的爱,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构成了孔子的学生观。他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看到学生的品德、学业进步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学生经济困难他就解囊相助,学生病了他就亲自探望,学生去世他悲痛地放声大哭。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还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他对学生做到了无私无隐。学生對他也是亲和尊敬,从而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崇高的教、学境界。孔子死后,学生们在孔子墓前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分别时痛苦难舍。子贡不忍离开,独自又住了三年。在《论语·子罕》中子贡感慨:“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登也。” 表达了对孔子无比的敬仰和无限的怀念之情。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十分丰富。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涉及到了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仔细分析和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非常值得继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4] 郭家齐.中国古代学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作者简介:
孔军(1980—),男,汉族,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