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
摘要: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首要任务,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因此高校的思政课程就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在思政的教学中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虽然目前高校思政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成效却并不乐观,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背景探讨了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基础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及新媒体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对教育教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校的思政课程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让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使得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虽然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在网络中隐藏着很多的不良信息也对学生产生着不良的影响。高校大学生虽然都已经成年,但是毕竟没有步入社会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比较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社会思潮多元化对思政课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仅仅经济开始全球化带动了文化的交融,而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涌入更是让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现象。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远比社会上的其他群体更加浓厚,因此当西方思想和文化涌入到社会中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这种思想和文化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快速的传播,在西方先进理念思想的影响下,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大部分学生一味地崇尚西方思想和文化,而对我国现实进行一定的抨击和抵触,在对西方思想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将其强行的套入到我国的社会思想中,使得学生对我国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政课的引导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不同专业学生对思政课需求不同
思政课程是所有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不管是什么专业都要进行思政课的学习,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知识以及专业背景不同,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进行思政课程改革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应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背景,根据不同专业来制定思政课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融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用学生自己的专业领域来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实用主义”是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它反对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它的理念与我国新课改的理念一致,都是强调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要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而所谓的“实用主义”通俗来讲就是要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同样在教学中也应将实际问题融入进来。在高校思政课中就应采用“实用主义”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或生活为学生创造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情境中的问题。除此之外,在高校思政课中,还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引导。
(二)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应该自己做知识的探究者,通过自身探究去发现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扮演参与者与引导者,只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索就可以了。发现学习法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进行亲身的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发现学习法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在高校思政课中应增加实践课程内容,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的重要性,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率[3]。
(三)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教育理念是多元化的,它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由于受教育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尽相同。在高校思政课中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此来提升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特长与优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结语: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对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響,教育教学为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与转变,尤其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课程,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使思政教学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高校思政教学中采用“实用主义”、发现学习法以及多元智能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此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阿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J]. 高教论坛,2016(10):68-70.
[2]姚宏志,解莉. 以分类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6(02):62-66.
[3]柴素芳,沙占华. 微电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载体——以河北大学微电影教学法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