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宏
摘要: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中的重要核心素养,对于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有着理论性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高中历史评价人物教学,对唯物史观在其中的运用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应具备五大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作为其中的灵魂,具有指导作用,也是其他素养的理论保障。
一、贯彻唯物史观的评价原则
(一)辩证分析
所谓辩证分析,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例如,在评价哥伦布时,一方面,他确实是一名伟大的航海家,其所率领的航队经历重重险阻想要探寻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虽然最终他们并没有到达梦寐以求的东方,但,却意外发现了新大陆,间接地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美洲的发现,随之而来的便是西欧各国对新殖民地的掠夺,这为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因此,教师在“新航路开辟”相关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哥伦布进行评价,力求通过史料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再如,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民众的思想解放,使得当时的中国人开始有所反思,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个别思想家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开始变得极端,将封建专制制度、思想与代表传统文化的“孔学”归于一体,将对袁世凯之不满,都汇聚到了“打倒孔家店”这一思想上,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是愚昧、不清醒的。
(二)客观分析
客观相对于主观,不掺杂任何个人的偏见,在看待历史现象或评价历史人物时,难免会带人一些自己的思维观念,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公正的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历史作为人类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事实出发自然是根本。那么在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和整理有关史料前提下,对历史现象或人物进行评价,这就需要进行辨别,在掌握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条件,讲究实证性和逻辑思维性。
(三)全面分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价,必须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坚持全面分析的原则,贯彻唯物史观。何为全面分析?全面分析即将对象看做一个整体。比如李鸿章,他既是封建统治的拥护者,又是洋务重臣,尤其被后人诟病的就是他所代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多个条约,但究其根本,签订屈辱条约并非李鸿章外交之失,而是真实的“弱国无外交”。对此,梁启超尤为理解,故发出“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由此可见,关注历史人物的一方面,就必须要关注他的另一方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审视和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够对其做出科学且全面的评价。
二、唯物史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评价
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人的生活、生产和思想等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如黑格尔所说,没有人能夠超出他的时代,就好像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以“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相关教学中,涉及到对诸子百家的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来对不同历史人物所代表的不同思想进行评价。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和变革并存的时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作为“社会存在”使得各门各派分分成立学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状,此为社会意识,这也就可以理解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以儒家思想为例,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了“仁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基层民众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而此社会意识作为一种学说存在于中国社会数千年,可以说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角度评价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而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又与生产力发展的变革、斗争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记住一条标准,就是将其活动和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看看其对当时的社会乃至以后的生产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升,地主与农民也在逐渐地冲破枷锁,解放生产力。秦国作为诸侯国之一,统治者认为这场变革是一次机会,于是商鞅变法得以实施,其中的承认土地私有制作为重要的经济措施,便是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反过来看,生产关系的改善使得抓住机会的秦国得到了发展,这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商鞅这个人物时,便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析,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历史学习中学会辩证、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还能够避免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出现片面的偏执倾向。
参考文献:
[1]陈霞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66-67.
[2]王曦萍,张利军唯物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林区教学,2018(0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