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凤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方向作出明确指示:“语文科目的教学需要实现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尤其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更是承担起启蒙心智、传承文化、德育心灵的重任。因此,加强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逐步被纳入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成为语文教师教研的目标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推进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方法与措施,进一步发挥语文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教学
前言:所谓的德育教育,指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其目的是要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等思想层面的东西以科学的教学方式传授和转化为个人思想品德道德一种教育活动。小学时期作为德育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个人接受系统的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对个人发展起着基础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对于个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德育教育更是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希望本文中提及的观点,可以为更多的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建议。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应同时具备“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双重标准,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言论和行为从传统的现实生活中延展到网络社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暴力言语等问题已经成为网络社交的常见问题,并深深的影响和阻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加强全民素质教育、提高个人德育品质迫在眉睫,是当代社会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是贯穿在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语文中教材文章包括现代文和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的选择、写作题材的选择,无一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说,语文是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更是施行德育教育的根本,小学作为所有思想的正式启蒙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深刻的作用。所以,我们应不断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利用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来深入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1]。
二、有效推进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即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推广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学生的爱国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人民共产党”。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如何加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有效推进此项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
小學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教育部门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于千万篇传世文章中摘取出来的,具有极高的赏析和学习价值,以及深厚得文化底蕴和德育价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课堂内的教材着手,充分认识其经典之处,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用于德育教学的文章实例,比如在学习与风光环境有关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文章讲解结束后向学生总结,“这么美的风光景色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宝,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是要珍惜它保护它对不对?”等等,以此来将环保观念渗透到语文的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或者是在学习爱国诗词时,在带领学生翻译完整首诗后,向学生讲授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浓厚的爱国情怀,再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学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这个过程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它需要教师能够精准的把握教材大纲,吃透教学题材,同时能够将德育教育和小学语文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挖其中的珍宝[2]。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正如《论语》所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阶段是塑造人格、纠正错误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容易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教师可以做的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潜移默化的传播德育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秉承严于律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正直公平、宽容自律、积极向上、爱国爱党的正面形象。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中讲读《论语》中的一些美好正面的经典名句,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德育思想,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结语:小学语文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传播重地,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和结合时应避免由此产生的课堂氛围沉默、枯燥无味等问题现象。教师应从灵活发散性的角度来研究和推进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运用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促进德育教育和小学语文的充分融合,让学生既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树立优秀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金春.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 2017,89(5):89-90.
[2]董丽芳, 郭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