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

2019-10-21 06:18雷校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

雷校生

摘  要:在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身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为了让每个人从小就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義的理解,论述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渗透

初中语文作为学生的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通过初中三年对语文的学习,可以建立起语言学习的基础,也可以影响其人格发展。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起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例,响应国家的号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增加多样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流传至今,它引领着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到至今,不断丰富自己的多样性,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它涵盖了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的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自然与人文科学,还有不同时期的不同生活方式,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源远流长体现在中华汉字和历史典籍等方面,得益于它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长久地流传下来;博大精深则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独特性、民族性等,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不同种族的交流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包容了自身的多样性,也积极吸取了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长久累积起来的独特民族文化让我们傲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大方地展示自己,尊重他国文化并积极借鉴,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应着重讲解教材里录入的诗歌与散文,它们身为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体现着古人的人格魅力和中华传统民族气节。在对诗歌的学习和理解中,学生三观的建立会被引导到正确的方向,防止学生误入歧途,潜移默化地通过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

(二)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当前学生们的教材经过几代人不停地改进和完善,教材的内容已趋于完美,从无数诗歌和无数散文里精选出来的都是经典,朗朗上口,意蕴丰富,学生通过对诗歌散文的学习及记忆,可以直接地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学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例如,对对联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对联是一种文字游戏,较为轻松欢快,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加入对对联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欣赏对联,感悟人文自然,了解对联创作手法,了解平仄韵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对联,也可以提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也可以把几副对联打乱,让学生根据对联的特点匹配对联。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对学生遣词造句的语言功底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更好开展。

三、运用多种方法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教学中视听的有机结合

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逐渐取代黑板成为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展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制作相关课件的PPT,在讲解前可以让学生先观看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视频或是相关音乐,带领学生走进当时的时代,有益于学生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思想感情。视听的有机结合可以改变学生对诗歌一贯的刻板印象,增强学习诗歌散文的趣味性。

(二)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则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要求了,教师应转变思维,更改课堂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在课前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参考资料,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共同努力解决教师提出来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在课前就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统一回复,并对重难点问题进一步讲解,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纳,随后跟学生一起梳理这次学习的得失,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习当中,亲自去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其次,在学校方面,也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例如,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提高自身积极性和文学素养。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因竞争压力逐年增长,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会不自主地赶进度、超纲,这就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所吸收的知识常常是一知半解的。所以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学生的基础打好,再从易到难地给学生讲解教材。

例如,古代诗词歌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在授课前先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创作手法、创作背景,就可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例如,很多诗歌里会用到的“比兴”手法,这是一种对眼前或者想象的事物的类比联想,学生理解比兴,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多方联想还可以品味诗境。在理解创作手法的条件下,学生对诗歌学习就可以循序渐进地继续开展了。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珍贵的文学财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汉字和汉语,弘扬我国的优秀汉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导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增进学生对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史凤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2018(3):16.

[2]孔松琴.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7(5):13-14.

[3]樊丽丽.浅谈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8(1):56.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