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速度,给国有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难度。为了把握时代机遇,国有企业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体系调整,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从某种层面上看,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能力,有关领导必须要从全局出发,排除影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本文就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方针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信息化程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9-0189-02
一、引言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它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能力。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会计监督体系建设问题。在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下,一些领导只片面地迎合国家政策,没有从企业内部情况出发,没有结合国有企业发展方方面面的情况,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问题。基于此,国有企业必须要调节会计监督各部门的协同作业能力,不断贯彻会计监督制度政策,从根本上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从而保证各项措施的正常开展与落实。
二、当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1有关领导没有重视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一些领导只注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轻视了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致使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由于领导层长期的不重视,必然会导致相应的会计监督人员出现懈怠工作的情况,这无形之中就成了国有企业发展的巨大阻力。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其财务工作繁杂,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会计监督体系作支撑,就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会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浪费,甚至还会助长一系列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私吞公款等违法风气。这不仅会制约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更使得国有企业各方面的工作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的展开与落实。由此可以看出,有关领导是否重视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会计监督手段单一,信息化程度差
会计监督手段是国有企业保证财务工作质量的重要器量。从某种层面上看,会计监督手段过于单一,就会使得会计监督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监督职能退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也推进了相应的改革进程。但由于会计监督手段较少,致使当出现财务问题时,相应的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及时发现与解决,从而给国有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也使国有企业缺失了部分竞争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监督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国有企业过分依赖“人”的作用,再加上监督人员又不能积极地、及时地转变相应的工作观念,为了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国有企业不得不继续依赖“人”的工作,这就使得会计监督信息化变成空谈,从而使其功能只停留在表面,难以发挥出应有效用。还有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局势,没有对内部机制进行积极的改革与调整,从而使会计监督信息化难以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非但没有为企业的经济发展融入动力,反而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阻力。
3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相应措施难以得到落实
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始终是影响着国有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重要因素。一些国有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虽然制定了很多关于会计管理的监督措施,但收效并不高。由于国有企业是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的协同作业下,早已培养出了深厚的友谊。没有一个严明的制度为依托,会计监督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往往对熟悉的人开绿灯,只是做了简单的、表面性的形式工作,从而使会计监督的工作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落实。当财会人员出现问题时,这些会计监督人员害怕受到责任的牵连,甚至出现包庇的情况,从而给国有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为会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健全,使相应的监督人员的权职没有得到正确的划分,在进行监督工作时,常常会遇到职权所带来的困难,为此不得不停下手头上的监督检查工作,向上级申报情况,加上上级领导没有给监督工作足够的重视,致使审批结果没有得到及时下发,导致相应的监督工作效率变得低下,很难使监督人员及时发现财务上的问题,从而给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会计监督人员工作风气差,综合素质低
徇私舞弊、包庇成风已是会计监督人员的形象代言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自财务人员和监督人员的相关意识低下。现阶段,会计监督工作作风已得不到财务人员的广泛认可,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十分不必要的。这项工作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运行也发挥不出实质性的作用。另外,会计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也会使会计监督工作失去效用。例如,一些会计监督人员,仗着自身的特殊职权,处处为难财务人员。通过财务人员给他们“上小费”,增添了自身的“外捞”收入。由于社会风气使然,这些会计监督人员养成了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的工作心态。任何得罪会计监督人员的财务工作人员,都会被“穿小鞋,找毛病”。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人员工作风气差,综合素质低,给整个监督体系工作带来严重的负担,也给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三、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策略方法
1提升领导重视力度,提升监督意识
为了保證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发挥效用,有关领导必须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重视力度,不断提升监督意识,从而使会计监督体系发挥出应有价值。首先,有关领导不能只在会议上提口号,应通过积极的抽查与检查,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将企业监督的策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有关领导必须要树立模范作用,通过积极和严明的工作态度,不断发现和分析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处理相应的财务问题。再次,有关领导必须要重视会计监督各个环节的工作,从而把每一项会计监督工作都落在实处。最后,有关领导必须要创建良好的监督体系环境,不断提升所有人员的监督意识,从而使各个工作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使国有企业财会工作变得透明化、精准化,进而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
2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会计监督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已变得十分必要。会计监督信息化能够提升相应的工作效率,能够避免人为的各种失误,使会计监督工作有据可查、有据可依、有据可用,从而全面提升会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是促进监督手段多元化的重要方法。众所周知,只依靠“人”的监督,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这必然会导致监督功能失效,从而影响国有企业的利益。提升会计监督信息化程度,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技术,实现无死角、高密度、全方位的监督,从而保证财务工作质量。国有企业应积极吸收外部经验,通过不断的总结,将先进的会计监督工作方法与会计监督信息化紧密结合,从而推动整个监督体系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后备保障资本。
3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推进会计监督体系整体发展
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由于自身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阻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完善和健全会计监督制度,不断提升自身的财会能力。
首先,国有企业领导应重视加强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通过不断提出新策略和新要求,不断整合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依据严明的体系制度,划分监督人员的工作权责,从而使监督人员能够依据规章制度严抓监督工作。其次,为了保证会计监督制度体系发挥应有效用,也需要建立奖罚制度来辅助会计监督制度。通过严明的奖罚制度,使每个监督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岗位作用和存在的价值。通过不断优化工作风气,不断提升监督意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建立相应的晋升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依靠晋升激励制度,国有企业能够把握监督人员的工作心态,通过严格的晋升机制,提升监督人员的竞争意识,从而使监督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营造出“人人第一”的工作局面。
4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工作意识和综合素质
会计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一直是制约财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会计监督体系能够发挥效用,有关领导必须要从四个方面给监督人员定期定量的技术和素质培训。第一,有关领导应积极聘请知名的会计监督讲师,来企业进行相应的知识讲座。通过知名讲师的讲解,不断提升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意识、责任心、上进心。并配备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会计监督人员进行知识验收,从而使讲师讲座发挥作用,保证课程提上日程。第二,有关领导应加大对会计监督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严明培训机制。以技术和素质课程为依托,由表及里,由内至外地培养会计监督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日常的绩效考核,不断把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相对接,从而提升会计监督人员的学习意识。第三,在内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领导可以选拔几名内部优秀的监督人员,组建一个专门的专业培训小组。通过小组人员的宣传与讲解,以实际工作为案例,不断深化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从而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会计监督环境,也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机制,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综合性发展。第四,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使每个员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通过配备专业的技能讲师,为监督人员提供随时随地的课程服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培训所造成的时间等成本的浪费。
四、结语
总之,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和健全会计监督相应制度,提升监督人员工作热情,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的风控能力,有助于提高财务工作质量,更有助于提升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企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志鑫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9):255~255
[2]杨艳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28):95~96
作者简介:
张红英,供职于山东省滕州市房地产服务中心,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