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性重点从识字教学以及拼音教学着力,也注重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并分别从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实践教学法进行解析,旨在为学生打造具有自主性、趣味性以及实效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教学形式上,忽视学生具体知识的吸收效果,从而导致语文教学低下的状况。为此,教师应及时转变原有的错误教学观念,并适时地学习新型的语文教学方法,从而构建出属于学生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学习的快乐,提升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运用小组合作法,提升拼音教学实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强拼音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提升整体的拼音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小学语文拼音过程中,增强语文拼音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b、p、m、f》这部分拼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提升整体的拼音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小组的划分,提升整体的小组协作效率。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问题如下:你们可以运用“b p m f”进行组词,并根据词语,组成一个句子。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编写的句子更好!第三点,适时观察。教师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精力不容易集中,因而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在维护课堂秩序的同时,给予“卡壳小组”进行引导,提升整体的合作教学质量。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小冉积极地举手说:“通过大家的商议,我们对‘b这个声母进行研究。我们发现爸爸这个字中有‘b的音,因而组成如下的句子:爸爸爱我,我也爱爸爸!”
二、使用游戏教学法,增强识字教学趣味性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本身较为枯燥无味,假如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厌学的状况。为此,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识字教学中,并将识字知识转化成游戏规则,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升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讲授《金木水火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猜谜语游戏,开展此部分内容,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联想文字知识,在提升学生识字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讲授生字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字,并配以专门的图片,诠释生字,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生字。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人机互动性,检验学生的生字发音和写法,从而为下一步的识字游戏教学做准备。第二点,创设游戏规则。教师对学生说:“我们主要比赛谁在2分钟内,答对的生字数量最多。我会奖励这位学生一个漂亮的小浣熊。”第三点,展示游戏情境。教师运用文字介绍一段学生的游戏情境。游戏的参与者是小冉。多媒体出设如下的题型:此物贵不贵,全差这两点。小冉说:“金!”多媒体说道:“一人本姓王,兜里两块糖。”小冉继续答道:“金!”
三、巧用实践教学法,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抽象性的内容,其对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但是抽象思维差。因而教师可以运用实践的方式,构建形象的实践与抽象语文知识的连接,提升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乌鸦喝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并让学生在理解原有抽象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教师提供的工具,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上课后,教师准备如下的工具:含有水的大烧杯、石子、吸管以及细棉布。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边阅读,边实践,理解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并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喝到水?”在学生实践完毕后,教师询问学生。萧赞说:“在书中描述的喝到水的方法为将石子放入烧杯中,随着石子数量的增加,水面会逐步上升;我们可以用吸管吸水,还可以用海绵吸水,并挤出海绵中的水。”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天性出發,创设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闫敬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7(31)
[2]严玲琳.让教学之曲奏得更加悠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