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嘉龄
摘要:马克思通过“解释世界”的纯理论学说形成了一种具有批判性、审视性、行动性以及实践性的理论精神,这种精神旨在人的自由与解放,因此他也对毫无审美性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批判。而本雅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对于技术操作之下毫无审美意趣而仅是机械复制下进行快速传播的大众文化延续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对其进行了批判。在研究马克思和本雅明的审美文化批判理论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对比的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本雅明 审美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225-02
马克思在批判当中展开了他的全部思想。正如他给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那样:“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①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虽然传播迅速、影响广大的大众传播媒介尚未兴起,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毫无审美性的实践活动也进行了批判,本雅明则追随马克思的思想并对自己所处的当下社会也展开了审美文化的批判。
一、马克思的审美文化批判理论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的审美活动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②人在改变自然世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自然状态。客观世界的改变是客观美产生的根源,而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改变则,使人自身的感性世界得到了发展,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将自然界中的对象纳入了自身的感性世界与精神审美之中。
其次,人的审美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個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③人在生产物质资料之前,就已经在感性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设想了自己的生产对象,并以此作为生产的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去改造对象世界,从而使对象主体化,主体对象化。美的规律就隐藏于人的自我实现和客观世界自身规律的统一之中,它感性地体现在人对现实事物的形式塑造之上,凝结着人类的劳动以及社会性的情感。
最后,对现实事物的审美感受只有在满足并超越实际需求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满足。如《家庭、私有制及国家起源》中体现的那样,在原始社会时期,人无法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原始需求时,人是感受不到审美需求的。在生产力发展起来之后,为了财产能够进行交换和继承,计数方式出现了,可以是绳结,也可以是图画。同时为了祭祀和记述历史,壁画也出现了,这说明满足了实际需求之后,人才能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可能一开始这些审美需求与生产有用性是分不开的,但它已经不仅仅是满足自然需要的手段,而是与人的感性联系在一起了,人开始具备自我欣赏及欣赏外部世界的能力;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有用性、实用性,而其在于人的感性形式也具备了独立性,可以通过对象化实现美的意义。
而在资本主义时代,一切美的需求都成为奢侈。“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④工人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异化了,丧失了他应有的审美体验。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中,他失去了劳动的对象,同时自然界也间接地提供给他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料。第一,工人沦为自己劳动对象的奴隶,即工作的奴隶;第二,工人是自己肉体的主体而不是主体,即工人仅能支配自己的肉体。需要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完美,他就越需要放弃自己感性的方面,强迫自己成为机器,不需要思考,仅为了资本而劳动。
放弃感性世界的结果就是工人越来越压抑,只能通过野蛮行为来找回主体的感受,实践活动本是美的源泉,最后却把工人变成了畸形,他们的审美需求被压缩到最小。在工人的审美需求被压缩到最小时,资本家的审美也异化成了资本的审美。在他们眼中,山水不是风景,是资本增值的工具,他们的审美意趣也被压缩到了最小。
二、本雅明的审美文化批判理论
在马克思的年代,异化现象大部分存在于生产领域,工人们的生活压抑痛苦,而在本雅明的年代,异化现象已经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统治方式由国家机器转向了意识形态推进政策,这种意识形态从各个领域逐渐渗透每个人的生活,将虚假意识传递给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这种虚假意识的渗透下,人们无法像马克思时代的无产阶级那样起来反抗,反而是积极地认同整个现存的社会及其制度,人逐渐从独立思考的个体矮化为了单一的原子的个体。
本雅明的审美批判就在于将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重新提到一个否定性的高度:
第一,批判的是时尚的商品文化。本雅明认为时尚是商品和消费者共同编织的梦,人们对待时尚像宗教一般,用商品营造了一种梦幻的神圣的氛围,引诱着人们接受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购买了商品。时尚的价值并在于向人们展示美,而是让人沉浸在梦幻中——“时尚确定了被爱慕的商品希望的崇拜方式……时尚是与有生命的东西处于抗争中的,它将有机躯体与无机世界联系在一起,它在有生命的东西上感受到了躯体的权利。屈服于无机物之性诱惑的恋物癖是时尚的命脉所在,商品膜拜助长了这种恋物欲。”⑤时尚本属于无机世界,但通过人的追捧借助人的躯体获得了生命。现代的人其实毫无审美可言,追捧时尚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消费商品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表示自己能够打破常规进行自由选择,但这仅是表象,时尚实际上仍旧是资本强加给你的选择。
第二,本雅明批判了科学技术下进行机械复制的艺术。本雅明认为艺术品最重要的就是当下当地及独一无二两个性质,这两个重要的性质使得艺术品笼罩着一种“灵韵”。艺术品的灵韵与时空、其独特性有关,因此具有膜拜价值。而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使大规模的艺术复制成为了可能,所以艺术品只剩下了展览价值。“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⑥在复制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从事艺术创作及收藏是一少部分人的专利,一般人被排斥于艺术的大门外,因此人们对待艺术家像对待神父一样的尊敬,他们的作品也都具有灵韵,很难被市场化以及商品化。而进入现代消费社会之后,文化领域也接纳了商品交换的原则,艺术创作收藏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创作及欣赏艺术品,艺术品的灵韵丧失。随着复制艺术的日益扩大,人们对于这种行为采取一种消遣性的接受——因为消费人数的扩大,其中传递的意识形态的潜化使得人们在面对这些肤浅、单调、乏味的艺术品面前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否定性,只能随着社会的推销异化下去。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
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57,53.
⑤[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76.
⑥[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3.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