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生活中的语文“悦”读

2019-10-21 07:01李文佳
黑河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训练语文教学

李文佳

[摘要]读书是人们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一个养成了阅读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书香伴童年,“悦”读促成长。用经典涵养学生,用美丽滋润童心,给孩童一支会说话的铅笔,“晨读、午读、暮思”的儿童阅读方式让学生由“阅读”走向“悦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训练;“悦”读成长

书香伴童年,“悦”读促成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作业量,匀出时间,把课外阅读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去,而不是把阅读作为形式热闹的校外活动来开展。结合我校开展的大阅读活动,几年来,笔者初步探索实践了“晨读、午读、暮思”的儿童阅读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诵读了大量的经典诗词,阅读了大量的美丽童书,阅

一、晨读——用经典涵养学生

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读的目的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记忆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的当下生命,在于通过晨读,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吟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以及音乐感。晨读是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现代诗的复合课程。在每个生命的黎明,笔者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读教科书,背《唐诗三百首》。通过吟诵,学生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愿望的母语。晨读大量的经典诗词,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奠基助跑。与黎明共舞,让学生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

随着诵读的深入,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有倦怠苗头。诗歌的确是一份营养丰富的“母乳”,可是再美味的佳肴,如果天天吃,谁都会吃腻的,更何况这一群可爱的小学生呢?于是,我给班级晨读加点“油盐酱醋”,调了调“味”,具体采取以下策略:

1.奖积分,给晨读加点“油”

笔者在教室后墙为每位学生做了一个“诗文袋袋库”,作为自己的诗词银行。学生每会一首诗歌,用卡纸写一张条子,存入诗歌银行里。我们约定,每背一首诗,就可以得到一张积分卡,十张积分卡,可以换取 “班级借书卡”。用积分卡来换取借书卡时,同时颁发一份喜报,予以精神鼓励。“借书卡”就是在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纸上,印上“班级借书卡”,然后印上刻有班级读诗会的印章,学生背诵积累获得的一张“班级借书卡”,就可以到“班级图书交流中心”借阅自己喜欢的书。 “班级图书交流中心”这些书是由本班学生提供,本班学生每人自愿为班级一学期提供两本(当然有同学愿意拿多本的)闲置家里的已看过的书,这样做,效果特别好,操作也很简便。

2.品诗韵,给晨读添点“酱”

每天早上20分钟的晨读,笔者带领学生反复地读,完完整整地读,来来回回地读各种诗歌童谣,全班齐读,诗友队赛读,诗友队轮读,内容反复诵读,习惯成自然。像《咏鹅》《锄禾》《春晓》《村居》等古诗歌曲,内容简短、旋律轻快明朗,学生一唱就喜欢上了。有些学生和家长要求复制刻录一份带回家,在上学的路上、出行的旅途上,反复地听,越听越喜欢。这样来回潜心品读,学生慢慢品出诗歌的味道。诗歌品读也要有一个发酵的过程,这样才会散发浓浓的 “酱”香,晨读的诗是需要反复咀嚼、吟诵和玩味的。

二、午读——用美丽滋润童心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午读是推进本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方式。新教育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色到蓝色的彩色阶梯。如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就是隔着两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个学期的阅读,就应该符合学生各自的不同年龄特点。在低年级(1—3)年级,笔者采用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的方法,让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的发挥。在中年级(3—4)年级,从绘画中淡出,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开始读整本书,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在高年级(5—6)年级,阅读方面加以主题探讨,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在实践中,这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阅读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效果,许多学生都自觉远离电视、远离游戏,整个精神面貌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1.一般书向初中同学借阅

初中生有很多闲置在家里的童书,每学期会为我班送来200多本课外书。这么多的图书,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2.大套书班级统一买循环阅读

家长志愿者团为孩子们买来了《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本套图书共36本,按月份编排,可以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了解中华文化。《小牛顿科技馆》一套600元,共60册,为了节省资源,班费统一买一套,循环流动看,效果也很好。

3.保底阅读,每月一本要精读

每学期都按月份制定好要师生共读的书目,师生共读,要学生人手一册,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书籍。每月阅读完一本将进行读书交流,如上学期我们相约10月份读《笨狼的故事》,11月份读《经典神话故事》,12月份读《会做生意的狐狸》,1月份读《绿野仙踪》。

4.亲子共读半小时

孩子要阅读,离不开家长榜样的力量。家长志愿者和笔者一起设计制作了新的家校联系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了“半小时亲子阅读”和“经典日日诵”一栏,小手牵大手,共读一本书,实现亲子之间、同学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

三、暮思——给孩童一支会说话的铅笔

暮思,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能够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用随笔、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一个人用心地记录每天的生活、学习和思考,他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每天放学之前20分钟,笔者让学生动笔来记录生活,让他们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学会自己和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写日记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充盈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

1.打开童书,写“绘本日记”

笔者收集了上千本童书的PPT,从学生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给学生读绘本,读完绘本让学生带著思考动笔,在更开阔的学习资源中发展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带动写作,让阅读更深入。如读完《爷爷一定有办法》后,设计这样问题:能用的布料越来越少,如果你是这位爷爷,你能设计出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动笔,写出了《奇妙的设计师》。

2.听故事,述“口述日记”

每天笔者给学生读完故事,由学生回家复述给家长听,我班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八本小组日记本,一本班级日记本,复述的故事由家长记录在小组日记本上,课前抽3—5分钟时间阅读交流读书心得以及班级日记,大家一起梳理、思考与反省一天的阅读生活。

3.学课文写“阅读日记”

从上学期开始,笔者让学生记阅读日记,所谓阅读日记就是让学生记录语文课的阅读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再抽3?—5分钟阅读交流读书心得,大家一起梳理与交流一天的阅读收获。每天早上7:50—8:05,在我班的教室里有一个固定的仪式——晨读。大声晨读让学生养成了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在晨光和诗意里领略母语的美,沐浴音乐的魂。每天中午11:50—12:25,在教室里有一个固定的仪式——午读。午读,让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到潜心共读一本书是一种享受,彼此之间互相传递着的快乐和智慧是一种幸福。每天下午放学前的20分钟,在教室里有一个固定的仪式——暮思,当一天的校园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笔者和学生都要静下心来拾掇一天的收获,坚持记录和反思自己的生活,让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好。

书香伴童年,“悦”读促成长。近几年笔者都在实施探索“校内学生阅读”三部曲,这是我“教给孩子一生享用的东西”所做的一种探索和努力,学生们就像破土而出的春笋,浸润在书香的校园里。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笔者将继续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晨读 、午读 、暮思,对儿童的校内课外书的阅读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6.

[3]薛瑞萍.薛瑞萍班级日记——我们上二年级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阅读训练语文教学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