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秋娟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音乐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提出融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巧妙地设置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联系、运用绘画作品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课前充分准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导入环节中等教学策略,以期帮助教师不断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学效果,从而对高中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音乐 课堂导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B-0160-02
高中音乐教材当中收录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着多样的风格,而且内容丰富、旋律优美,让人在充满魅力的音乐节奏中可以享受至纯至美。教师能产生这样的感受比较容易,因为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专业水平。然而,如何让学生也同样体验到音乐中的美,这对教师形成了较大的考验。加之每个人的个性、文化、知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不一样,因此教师要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工作信条,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继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内容的兴趣。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的实例探讨如何让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产生更好的效果,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融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巧妙地设置问题
导入环节中如果能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那么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对所学音乐内容的兴趣,继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上《腔调情韵—— 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注意到该单元中收录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歌,如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等。其次,要抓住学生对蒙古族或藏族民歌感兴趣的特点,如唱法、发音方法等,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领略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进而感受各个民族的文化魅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作为导入环节:“同学们能讲一讲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吗?那少数民族的民歌风格和这些特点有什么关系呢?”
当这两个问题被提出来以后,一时间在学生中激起“浪花”。有的学生对蒙古族的“呼麦”非常感兴趣,于是边模仿边阐述自己对蒙古族的地理环境、文化特点和民歌特色的理解。有的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在回答的时候还不时地模仿新疆姑娘的摇头动作,顿时让整个课堂欢声笑语。还有的学生被藏族洒脱的舞姿和洁白的哈达吸引,所以在讲到藏族民族歌曲时还时不时地将手伸一伸模仿赠送哈达的动作。经过接连几个学生谈一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民族歌曲后,不仅积极、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已经形成,而且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上课时表现得非常积极和兴奋。通过这种导入方式,高中音樂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异域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联系,圆其“音乐旅游”之梦
有的单元当中的音乐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而是来自一个洲,如《亚非音乐神韵》《欧洲民间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这两个单元中的音乐出自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不仅收录的音乐来自多个国家或地区,而且风格差异非常明显,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导入将之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让这两个单元的教学看上去更具连贯性和延伸性,这考验着教师的聪明才智。笔者在讲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时,不仅遵循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而且重视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融合,为此选用了“音乐旅游”这样的方法,毕竟环游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高中生也是如此。首先,笔者确定了自己“导游”的角色,将带领着全班学生一起到这四个大洲去“旅游”一遍,从而领略各个洲的文化魅力,其中就包括了音乐。其次,在带领学生开始“旅游”之前,笔者需要先展示今天要去旅游的地方的地图,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将其平面地图等信息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然后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今天到身边的亚洲去旅行吧,就从我们的邻国—— 蒙古开始吧!”这样一来,学生就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开启了圆梦音乐之旅。最后,这两个单元中的所有大洲的音乐学习都采取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西领略了异域文化,而且感受到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音乐魅力。
为了让每个大洲不同国家的不同音乐介绍显得更具整体性和延伸性,可以每带领学生领略一个国家的音乐风情后,就在这个国家上面用一个红色的“△”符号标注出国家音乐的特点,并且将这几个大洲的各个国家的音乐之旅路线用红色的“线条+箭头”表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复习“音乐旅游”过程,而且整个旅游路线都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具视觉性效果。
三、运用绘画作品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高中音乐中经常会出现“一脉相承但又不断创新”的音乐发展现象,要让学生对这种现象产生更到位的理解,可以采用绘画作品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横向对比法,如此学生经过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横向对比后就会发现这些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例如,在《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这一个单元中主要讲述了表现主义音乐,并且其中收录了勋伯格的两首代表作。表现主义音乐作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分支,其创作技法与思想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即无调性的音乐将调性音乐渐渐代替,并且借助表现主义音乐作者可以将自己心中对音乐的想法完全释怀,淋漓尽致甚至夸张的音乐表现手法尽显作者的音乐创作风格。这些音乐和人们“习惯上喜欢的美的音乐”明显不同,前者注重个性表现,而后者重视大众化美的感受体现。由此可见,这一音乐表现的改变体现了音乐从共性走向个性的整个过程。这就是表现主义音乐的魅力所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一类音乐。但是,这种音乐由于和创作者的个性有极大关系,而且每个人的创作个性都不同,所以对音乐的风格较难产生更到位的把握。教师如此,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这种风格产生更准确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绘画作品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横向对比法以吸引学生。
首先,在导入环节中不去让学生直接欣赏表现主义音乐作品,而采用多媒体展示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并且要求学生在欣赏表现主义风格绘画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然后,学生开始欣赏和表达,发现这些绘画作品的表现风格各异,特别是不同的人表现技法等方面都不同,充分体现了个性差異。像这样引导学生对表现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产生直观体验和深入的感官体验之后,教师再播放勋伯格的两首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性音乐,如此学生就能在对比绘画作品经验的基础上,对表现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
由此可见,当一种方法直接作用于学生效果非常有限的时候,教师不妨采用另外的艺术表现形式导入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依靠触类旁通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充分的理解。
四、课前充分准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导入环节中
有些音乐听上去非常“好听”,但是学生对该音乐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这个时候,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而应该在每节课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继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导入环节中,让他们对音乐产生更理性的欣赏。
例如,教师在讲“爵士乐”之前就要考虑到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即学生喜欢听但对其理论层面的知识不甚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爵士乐有关的知识。正式上课之后,就给各个组的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如第一组的任务是收集爵士乐起源的有关内容,这让学生了解到爵士乐的起源原来和非洲人民惨绝人寰的被贩卖经历有关,从而了解到了爵士乐诞生的悲壮过程。第二组的任务是收集爵士乐特点的有关内容,并借助这些内容分析爵士乐的特点,尤其是爵士乐欢快动感的节奏。第三组的任务是收集现代爵士乐的演奏视频。第四组的任务是演唱爵士乐经典作品。这样,每个学生对爵士乐的认识也逐渐回归理性,依靠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学生呈现了一堂不一样的音乐课。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走进课堂之后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感性认知,而应该通过音乐深入了解其理论层面的内容。但是,有的学生就是在“感性认知转变成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能力不足,而这时候教师就需要灵活借助各种导入技巧,让学生对音乐的魅力产生更理性的认识。当然,本文提到的几种高中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每个班级、每节课,还需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灵活选择甚至创新。这样,借助导入环节教学让高中音乐课堂变得更通俗易懂,在充满趣味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更容易深入音乐理论层面,效果也更好。
【参考文献】
[1]马 佳.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果——谈课堂导入在高中音乐课中的几种尝试[J].新课程(中),2012(1)
[2]李学军.中学音乐教学有效导入方法探究[J].黄河之声,2015(21)
[3]陈丽芝.浅谈中学音乐高效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施[J].儿童音乐,2014(5)
[4]赵 燕.高中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8(17)
[5]吴爱华.高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设计探究——审美、体验、全面、时效[J].音乐时空,2016(3)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