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凌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固然重要,而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构建同样不容小视。为此,笔者以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经典文章《师说》教学为例,谈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常规方法。
一、从了解背景开始
大量教学实践显示,惟有带领学生先行了解足够充裕的背景资料,才有可能让学生获取阅读登堂入室的钥匙,使之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尤其是对于如《师说》一类的古典文学作品更应如此。在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道探索文本背景,其中会涉及到作品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作者本人的基本情况,还有作者特殊的现实际遇等,这些内容对于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探讨极有帮助。
为了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了解背景的兴趣,教师可以将与韩愈同时代文人柳宗元的《答韦中丞论师道书》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看到柳宗元对于韩愈经历和人格的描述。学生会逐渐意识到:魏晋南北朝以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之内,社会上产生了一种对于师教的鄙视态度,这是韩愈之所以创作《师说》一文的特殊时代背景,为了使社会大众对于这一风气有所警惕,重拾尊师重道的思想,韩愈才以《师说》一文为武器,同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抗争。这样的他山之石以攻玉的做法,让学生易于从背景角度形成对于文本的大体认知思路。
二、以词义巩固为基础
在全面而深入的阅读以前,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巩固过程进行指导,以便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便于他们疏通文意。这一环节对于阅读能力构建来说,是相对枯燥无味的,但又是极为关键的一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基础,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对字音进行校正,明确句子之中的停顿,尤其是克服文言文与今文之间的区别障碍,让学生借此机会进行与读译通行规范相一致的词句审视。为了让语言文字的认知与应用更加准确,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操作以后,有一个集中的群体质疑机会,在质疑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能够独立产生一些真知灼见,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如《师说》之中所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虚词用法、古今异义等,若是由学生提出,则是令教师十分欣喜的事情。
三、形成清晰阅读思路
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时,应使学生对于文本的思路产生清晰认识,并借此发现文章的深刻思想,是一道关键的阅读水平提升保障。比如对于《师说》这篇文章的教学来说,教师应当使学生具体把握“师道”这一主要论述中心以及中心之下的发展脉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可在与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之后,强调“吾师道也”这句话的核心价值,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相应的板书内容,使之成为学生阅读过程变迁的引导信号。在板书信号的指示下,学生可以有效置身于合理化操作情境之内,一边阅读一边把更加细节化的内容填充到思维中去。
为了遵从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通常可依由粗至细、由外至内的顺序进行引导,先题目再表面意思最后再核心思想的做法也比较普遍,对于《师说》而言,就是先对“师说”二字进行理解审视,接下来分析与全篇息息相关的“道”字。而在学生能够对思路有了基本的理解以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文的意蕴,并择选里面与师道问题有关的重点内容加以引申阐释。以此种方式为要点完成启发过程,学生可以发现李蟠问经、百工学艺、孔子交游几种不同的师道类型。具体讨论时,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关注下述几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强调重点语句的评析,第二个要点是强调对于各部分关系的把握,第三个要点是形成与科学观念相一致的评价,从而准确地把握韩愈的教育思想阐释方法。
四、谨记诵读对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
诵读能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完整,有益于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进步。特别是对于那些千古传承的经典文学作品而言,诵读的重要性尤其需要引起重视。为了突出诵读本身的领悟启发作用,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诵读时感受到作者的特殊行文风格。比如在诵读《师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诵读与深思的过程,感受韩愈在创作本文时的思想,明确文本包蕴的文道互为统摄的思想,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做法还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以一“道”字联系古今、统一文风的写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领略本文在长短互用及駢散结合方面的长处,并将这一特点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诵出来。当然,诵读的表现自主权应当大部分交于学生手中,教师不宜做过多的干涉,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得到诵读技巧的发展与阅读能力的锻炼。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目光的着眼点同时放在专项教学与常规教学两个方面,特别是要让学生在平时教学时感受到个性被尊重。具体而言,便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文本认知的过程中,于扫除基本语言文字障碍之后,增加阅读的相关内容,以此促进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立发中学(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