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的问题浅析

2019-10-20 12:32陈玳李淑芳潘文丽
知识文库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服务体系常态

陈玳 李淑芳 潘文丽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在没有任何报酬的基础上,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为社会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在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体系构建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实际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针对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优化的实施策略给出合理化建议。

所谓的“新常态”主要是针对过去状态的一种新的转变,是优化、调整、转型的重要过程。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来书写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目前,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学生们要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志愿者体系的稳定发展,进入到以开创志愿服务为核心的新时代,将志愿服务提升到国家理想与社会进步的层面,实现建设祖国、服务社会、个人成长三者的有机统一。

1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

1.1 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新常态下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逐渐项目化管理,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开展,在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实践场所,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来对书本知识进行验证,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1.2 体现学生自我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参与志愿活动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学生已经开始渴望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可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社会认识,转变大学生的一些公立意识以及行为诱惑。

1.3 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目前,许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往往不再将文凭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所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帮助,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择业观念可以得到长期训练。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始终贯穿与整个大学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2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始终在积极的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開展,对学生的志愿服务构建机制采取相应措施。高职院校向学生颁发《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储爱卡》来对学生的志愿服务信息进行登记,以此来对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鼓励。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在针对志愿服务构建长效机制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志愿服务的培训不够到位,许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学生往往会忽视服务理念与文明礼仪。其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过于单一,包含的科技含量低,很少能够运用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最后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虽然大学生无偿的为社会进行服务,但是也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新常态背景下,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必须对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优化。

3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优化策略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需要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3.1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运作规范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方面,需要不断追求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章程,健全招募准入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学校要定期的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包括现场观摩、知识讲座等方式,对于已经注册在籍的志愿成员每学期要组织参加一定的志愿活动,根据志愿考核制度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志愿成员进行淘汰。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目标,确保志愿活动能够常态化进行。另外可以实施院、系、版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志愿服务的规范化。

3.2 项目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主要目的在于以较高的效率在规定的时间、技术、经费下来完成志愿服务目标。志愿服务的项目化管理要求在每个环节都进行量化考核评估,提高志愿服务的完成质量,首先高职院校要成立一些大型的志愿服务项目,例如:“小绿芽”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成立于2009年,先后获得多个荣誉称号、“小绿芽”志愿服务项目使志愿者了解服务项目的具体流程,经过学校的顶层设计,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主题来申报不同的志愿项目,比如社会调查类的“开发区空巢老人现状分析与帮扶”项目;社会文明类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等。为了加深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了解,加强城管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常州纺院的小绿芽志愿者们开展了“我为城管代言”暨大学生体验城管工作活动,城管队员带领学生们规范店外占道经营、清理乱贴乱涂等现象,通过这类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学生们能够爱护环境,提高个人素质。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实施量化考核,确保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管理。

3.3 构建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途径,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的保障,为学生服务工作的稳定性提供依托,通过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能够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以及志愿项目之间的无缝对接。首先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申报,与当地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其次可以与企业之间共同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打下基础。最后,可以以项目的形式来寻求志愿服务基地,以信息化的平台使志愿活动基地化建设,确保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

3.4 加强团队训练,提升服务精神

新常态下的志愿服务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多元素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对服务团队进行分门别类,全面提升服务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志愿活动的合理化运转。在团队训练的过程中,要以团队需求为导向,最大化的发挥志愿服务功能,凝聚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精神。对团队人员进行明细分工,将志愿服务行为进行落实,重点强调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志愿原则,不断追求集体利益的实现,最终贡献社会、充实自我、实现价值。

结束语:在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分析志愿服务工作,全面优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组织,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与效率,全面推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壮大高职院校志愿服务队伍,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服务体系常态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智珠二则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养老地产发展研究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
浅析艺术高校图书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