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频电子技术改革实践

2019-10-20 04:24彭节张涛孔令慧
知识文库 2019年13期
关键词:直观电路改革

彭节 张涛 孔令慧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为指导,对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效果良好。从确定课程总体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编写教材、建立新的考核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改革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深化。

1 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它建立在岗位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强调以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符合职业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可以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动力,并且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和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首先在分析专业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确定专业的教育任务和内容,以此来构建该专业的学习领域;然后以工作过程为坐标,对原有学科体系下的课程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该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最后是对每门课程进行学习情境的转化和设计,以便教学实施。其中前两个阶段是课程体系开发的范畴,相关论述很多;后一个阶段是具体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则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本文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试点专业对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依据课程总体目标选择了工作任务、确定教学了内容、进行了课程的教学设计、编写了新的教材、建立了新的考核体系。

2 确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基于专业和岗位需求,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修订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能阐述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角度调制、混频器、检波与鉴频等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直观性能和应用特点,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和读图识图方法,学会各种高频电路仪器仪表的使用、各模块的检测调试、排障和制作简单电路板。重点培养学员形象思维能力、电子线路识图和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须的理论基础和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3 确定工作任务和内容

由于本课程学习领域的知识点包含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系统中,考虑到直观性,以收音机电路和发射电台电路的分析、制作和调试为综合任务。然后将综合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将本课程所有的知识点分散在每一个任务中。各个子任务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在每个任务中又明确了任务目标、基本知识、任务分析、任务制作、评分标准等内容。任务目标又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標,它们是对理论和实践“适度、够用”的要求和规范;基本知识由任务引出,同时为任务的完成服务,基本知识间不再遵循学科体系,而是凸显工作过程。

4 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施阶段,结合我校条件,我们采用的是“边做边学”的教学形式和直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包括:实物直观、演示直观、影像直观、语言直观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我们研制了四组大型的可拆卸、可组合、可分模块调试的收音机演示教具,同时设计了简单的滤波电路,检波电路、放大电路等作为演示和要求学生选择完成的电路;精心制作了一套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课件;拍摄了制作教具和一些新型产品制作的录像片和图片;加强了仿真软件的应用等等。

“边做边学”是职业教育新兴的教学形式,具体实施方式有多种。我们依托实训室,确定的是做与学交替进行,做学相长的双循环教学形式,既强调做的技能目标,又强调学的知识目标。其核心是将知识点合理设计于任务的制作与调试的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直接地教知识,而是在操作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或意外出现的典型现象、问题进行适时而恰当的指导,解决怎么做和为什么的问题,并现场练习和调试,使做与学形成动态的闭合循环。例如将正弦波振荡器知识设计在超外差收音机电路的分析、制作与调试任务中。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在操作和调试过程中。教师就是要结合做的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指导。

5 编写教材

传统的教材注重理论化、一般化和传授性,经过改进的职业教材强调了实用化、具体化、互动性。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职业教育教材还必须具备“直观可读”的功能。所谓“直观可读”是指教材内容编排、表现方式和内在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甚至一目了然,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习内在驱动力和技能的形成。就是要能吸引学生自主“读”、自主“学”、自主“练”。

为了增强可读性,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在总体学习情景选择上,选用了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作为整个教材的总的学习情景,然后再引入到其它实际应用上去。因为,收音机结构更贴近生活、现象更直观、任务更具体,且成本低,便于直观拆装和演示。

(2)各模块的定义与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和现象的分析和解决得出,依据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应用的认知规律。

(3)形象说明,突出直观。教材中图形多,尽量用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理论与现象。如:在提出问题时,结合实物与现象的图片给出;在介绍原理框图时将框图与电路相对应的实际图片相对照;将电路与问题分析时每一步电路形式和信号变化也用图形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4)问题驱动,突出探究。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实际问题设计,驱动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通过针对实际问题的练习,反复学习,形成能力。要注意,在该过程中,主要要求形成对电路特点变化定性的认识与基本故障解决能力。

6 建立新的考核体系

因为该课程的考试一直是期末笔试定成绩,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在修订考评机制时,强调了学生的过程成绩,强调了社会能力的培养,确定了过程成绩评定办法,形成了过程成绩+笔试成绩的考评机制。其中,过程成绩占60%,包含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笔试占40%,增加了问答题,识图题和实践描述题,减少计算题和理论分析题。

7 教学效果反馈

该教改项目于2008年启动,2009年用于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表现积极。该课程学习结束后,我们对进入专业岗位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5 %的学生缺乏必须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要求;15%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运用基础理论相当吃力;55%的学生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较好的运用基础理论解释现象;25%的学生具备很好的实践能力,且能够较好的运用基础理论解释现象,解决简单问题;15%的学生能针对专业岗位的问题提出一些小的改革意见,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该项目。相比较以前过半的学生不具备专业岗位要求的实践能力与理论基础,改革后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但是从反馈的情况看,也存在着知识陈旧,没能跟上电子设备迅猛发展的问题;部分学生理论基础不够的问题;课堂管理与组织难的问题等等,而且,由于在试点过程中,教师、学生及相关单位通力合作,效果肯定要高于正常教学情形。因此,如何更好的发掘该课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保证教学效果,依然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长期摸索和改革的任务。

8 结语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为指导,我校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确定课程总体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编写教材、建立新的考核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改革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深化。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

猜你喜欢
直观电路改革
电路的保护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