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宋宇
正確的语文课程对象观对语文课程的实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镇西老师倡导语文民主教育,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主张教师应起到“平等中的引导”作用,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与教师同样享有平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同时也不淡化教师的价值引导,主张教师通过真诚的对话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
课程观,实际上就是解释课程是什么,怎么实施课程。课程实施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做出了研究和探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针对文本进行解读,交流双方的思想和认识,以及读后感悟,从而扩展教学内容的厚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平等的对话,强调思想的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体现在他们平等表达观点的权利和个性化解读的展示。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交往的主要方式是师生间针对教材展开的对话。周先进老师认为“把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理解为对话的经验,是对课程是经验的课程观的一种赞同和肯定。所不同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是基于对话的经验,它突出对话的意义,是对课程是经验的课程观的具体化、微观化和操作化”。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影响着对话的有效进行。而在当前的许多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却处于十分不平等的状况,一种情况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断“启发”学生感悟文本,学生机械的跟着教师走,教师通过有层次,有逻辑的引导,把学生一步步带入“圈套式”的文本解读中,;另一种是学生主导课堂,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自主讨论。学生在提问时,浮光掠影,处处无疑,只针对明显疑问或课后题中的问题展开探究和讨论,讨论的过程没有深入的思考,只是停留于表面的想当然,或者是在小组讨论时偏离文本主题,进行旁逸斜出的探究。学生各说各的,自言自语,怎么说都对,形成了学生的随心所欲和教师的放任自流。
无论是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主导还是过分的强调学生的主体,都难以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有效对话,李镇西老师正是在此种教育现象的出现后提出了其“课程对象观”,即“平等中的引导”,其观点的具体内容如下:
1 师生享有平等表达观点的权利
平等的对话该怎样建立呢?首先就要对“平等”有清楚地认识。绝对的平等并不实际存在,而针对于真正的平等又该如何认识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等的含义,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又应该是何种形式。每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占有物资的多少、生活水平、工作状况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而更多时候的平等,是通过权利的行使来体现的。
李镇西老师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是指师生双方都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以及与他人(包括学生与老师)展开观点争鸣的权利,即思想的权利。在同一个问题上,教师的见解也许更全面更深刻,但是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
李镇西讲《祝福》这一课时,计划用三课时来完成文本的分析,但是由于学生们到了第三课时还没有结束精彩发言,导致李老师还没有抢到发表观点的“麦克风”。但是李镇西老师没有就此而扑灭学生思想的火焰,而是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决定再增加一个课时来总结课文。李镇西老师的这种做法,正是体现了他一向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和教师一样拥有平等发表观点的权利。而正是这种平等的态度,才使学生思想的火焰熊熊燃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越读越深,对文章的理解也越思越明。
又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两位女同学朗读完课文之后,李老师问“有哪位男同学愿意读一读?在发现没有人举手之后,李老师于是很郑重地大声说:‘请李镇西同学读一读”。同学们都被李老师这种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态度所感染。李老师一直倡导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而这种主张不应只是一句气势壮阔的口号,也不应只流于形式,而应时时渗透进入平时的课堂中去,让平等的观念慢慢深入学生的思想,真正做到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乐于在课堂上发言。
2 教师平等中的引导
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淡化甚至放弃教师的引导,教师与学生同样有表达观点的权利,平等对话,并不妨碍教师在文本分析时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尊重学生发表观点的权利,但绝不能任学生随意解读,孙绍振老师认为应坚决抵制课堂中的“伪对话”。他认为“伪对话泛滥,原因甚多,其中最值得警惕的,乃是所谓多元解读绝对化,对英国谚语‘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盲目迷信,而不察其片面”。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需要营造“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畅所欲言,同时又要有所“引导”,引领他们步入正确的轨道,最终使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飞驰,走的更稳更远。李镇西老师认为,“教师的另一个身份还应是价值引导者:一方面,教师创设和谐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思维的飞扬,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面对争议、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也因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教师此时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也不会设定标准答案,只是以自己丰富的人文积累和独特的见解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李镇西老师的引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创设“引导平等”的和谐氛围
学生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是畅所欲言的,是毫无束缚的。李镇西老师的语文课经常会让学生从交流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作为开始,但同时也充分尊重不喜欢这篇课文的权利,前提是要在读懂这篇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冬天》时,一位女同学表达读到“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时,内心特别感动。“李老师情不自禁地说‘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学生和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个手吧!这叫共享!全场鼓掌”。同学们无一不被这种和谐的氛围所感染。又如学习《再别康桥》时,有学生表达不喜欢这首诗太过于细腻。李老师没有坚决否定,但也没有盲目赞赏,李老师肯定了他的勇气,同时也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不喜欢这首诗是允许的,喜欢本就是一种主观感情,是不能强加的。我们可以不喜欢某一首诗,但应该喜欢诗。我们以后不一定都是诗人,但最好能够培养自己诗的情怀。这不是一种阅读和写作,而是一种生活情趣和态度”。这正是 “平等中的引导”最好的例证。
2.2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破除权威迷信
李老师经常主动带领学生质疑文本,以求破除学生对权威的迷信,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感度。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有学生提出对第三段“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段的意思不明白,李老师回应自己在备课时同样也觉得这段话难于理解,于是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中学语文教学》指出这段话的翻译实际上是有待商榷的,并给出了相应的符合大众理解的翻译。虽然学生最后还是认同教材中所给的翻译,但是李老师的做法也提醒了同学们不要迷信唯一的标准答案,要学会寻找教材以外的资料来帮助理解文本。在《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公开课中,李老师板书课题时,故意将课题写成“在暴雨和烈日下”,学生们看到后,没有顾忌“李老师的面子”,直接指出了李老师的错误。李老师这种做法,是在鼓励学生公开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同时也以实际行动表现了教师应该心悦诚服的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指正。“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老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李镇西老师如是说。
2.3 设计提纲挈领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对于晦涩难懂的文本,学生往往流于表面的探究,所提问题也未深入到文本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不必说其反映的时代性和人文性。在课堂中高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则需要教师提出总览全篇的问题,进而穿针引线,起到梳理整篇课文的作用。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当有学生问到:“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李老師笑道:“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因为把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我也向你们提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随后,学生围绕孔乙己之死展开探究,从孔乙己的前后遭遇入手,进而分析孔乙己之死的原因,并逐步体会到文章的深刻内涵。
李镇西老师设计提纲挈领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文本范围内进行讨论和探究,而不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地漫谈,使得语文课在有限时间内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李镇西老师主张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焰,同时又强调教师的价值引导,这种“课程对象观”,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当下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