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巍
在我国经济的带动下,全国的教育事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教师承担着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匠精神”匠人的职责。中等职业学校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养应从班主任教师内心深处着手,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负责人,是与学生关系最近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的一些习惯、上课方式、工作的模式等,学生会“耳濡目染”,因此,在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教师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
“工匠精神”作为我国传统技艺精神,代表着工匠的技艺水准,代表着当时的技术水平。李克强总理将“工匠精神”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体现了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生产制等各行业都在面临“质”的更高要求。继《大国工匠》的播出,在各个行业中引起生产制造者的关注,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关注持续高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工匠精神的发扬和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在短视频、新闻、直播等互联网载体的传播中发现,企业的工匠精神较早的就被人们关注了,强调着企业应该如何去培养良好的工匠精神,而关于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中如何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提出并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工匠精神是我国古代就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演变,但是其最核心的内涵不变。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在继承优良传统时守正创新,在追求上精益求精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2 农村职教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如春笋般快速升涨,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受经济发展制约,缓慢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制约着专业教师及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发展至今,我国农村教育得到长效的进步,但是在新时代,如何将“工匠精神”传播和弘扬对教师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理论层面:思思不倦的敬业精神指引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实践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积极主动的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在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缜密的工作态度,并将这一种工作态度上升为常态化。谈到爱岗敬业的精神无不从事情的细节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之相符。在培养和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在从业过程中个人的行为表现,体现了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农村的中职班主任教师在培育未来“中国梦”的践行者的时候,要求班主任教师要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把敬业精神作为核心,融入到工作中、生活中,这样才会培育出三观正确的“中国梦”践行者。
2.2实践层面:守正创新助推教育的发展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延续着工匠的潜心研学不断改进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工匠的技艺传承分别为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在职业教育中表现为:理论层面上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以及从教师的讲解中意识到实践的要领及注意事项;实践层面上是教师通过自身学习总结的技术要领付诸于实践中,教授学生技能,在实践中结合新的理念以及需求对现有的技艺进行合理的改进或创新。对于农村的中职班主任教师而言,任务艰巨,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对于已掌握的技术勤于练习,只有教师自身练就一身好本领,在现有基础上不默守陈规,敢于创新,才能培育出未来的大国工匠。
2.3追求层面:精益求精实现人生的目标
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践中。只有深入的剖析工匠精神,切切实实的理解工匠精神的精髓才能造就新一代的“鲁班”。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勤勤恳恳,铭记匠心,历经千锤百炼并不断去完善、总结,从而成为行业里的翘楚。所谓术业有专攻,干一行爱一行,当把我们手头上的事用心去做,专注、精通甚至将这一件事完成至极致,将这一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变成我们的人生工作的指导。从古至今,涌现出很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匠,优秀的工匠们用生命为后代诠释工匠精神。例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他读书时,首先是闭目静思,思考这本书的谋篇布局,他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文章作者的布局思路和自己的一样时便停止对这本书的阅读,久而久之,不但可以节省读书的时间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对处于新時代的农村中职班主任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应当着手于激发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热情,以及对班级管理的兴趣。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结合年轻教师的特点,以老带新,把优秀的教育精神思想、方法、方式传授给新老师。朝着更好、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和传播是由教师来进行的。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性格的塑造也是教师来完成的。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发现教师占有重要部分。“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3 农村职教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措施
3.1加强班主任教师管理
“师者,人之模范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本身的影响,作为教师,就要求做到身正为先,做好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工匠精神”,并且将这一精神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良好的职业素养体现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加强学生对教师课堂的考勤,并将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中,从侧面体现教师的爱岗敬业程度;而教师对技能比赛的指导、课程设计、作业的批改体现教师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建设,完善学校考勤制度的建设,增加教学技能竞赛项目等方面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
3.2建立符合本校的考评制度
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方向。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教师主动积极的去承担教学任务,发挥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就是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建设促进教师专业特长发展,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在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学生的对任课教师的考评占有一定分值,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学校的考评机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农村中职班主任教师的队伍中,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更是一份长久的工作,教师自身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认可和帮助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等方面的相互帮助,才能将“工匠精神”继承和传播。
(作者单位: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