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静 吴林
学生进行认识活动时,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性格、情感、意志、兴趣对于化学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
近几年,教师开始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不同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关于非智力的因素学者们各有见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燕国材教授认为从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申继亮则认为在智力活动中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可归为以下三种因素:影响、效益和地位。
综合来看,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间接参与认知活动的因素,如:动机、性格、情感、意志、兴趣等。而与其相对应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思维、观察和想象等与认识活动直接相关的必要因素,认识活动的进行除了考虑上述必要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通過各种手段来获取知识及技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其运用合适的方法、相应的技巧以及勤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优秀的学生绝不只是靠智力发展上的优势,也不是靠勤奋而造就。需要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一起发挥作用,促使学生提高。因此,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非智力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提高其动机、性格、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1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1 动机的作用
学生有化学学习动机才能鞭策其学习,由于持续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才能使其保持学习动机,彼此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在课堂上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并且使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化学成绩才会优秀。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培养。
1.2 兴趣的作用
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有兴趣时,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浓厚的兴趣会引起学生去探索真理和求取知识,使其集中精力的学习。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如果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兴趣,很难进行科研工作,并取得成就。学习化学,需要学生储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如果学生对于化学不感兴趣,遇到枯燥乏味的知识可能就会放弃学习。因此,需要老师诱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学好化学。
1.3 情感的作用
学生的情感一般会取决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一方面,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其的引导对化学产生兴趣,也会激发其学习动机。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从而学生逐步的加深对于学科的认识,对化学产生情感。
1.4 意志的作用
坚定的意志是成为优秀学生的前提条件。具有坚定意志的学生才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标,并选择有用的策略。 部分学生智力和别人相差不大,但是抗挫折能力弱,性格内向,学习上遇到问题不向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因此在进行化学学习时逐渐的落后与别人,失去自信心,甚至不再作出努力。坚定的意志是学好化学的必要前提。
2 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施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需要从提高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做起。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掌握不同知识点应达到的程度。在授课的过程中设问,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激发其学习动机,引起其求知欲。这样有利于使其自觉性增强,达到预想的结果。研究表明,动机水平适当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度,帮助学生调控好动机水平。此外,充分的利用测验或课上提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于知识的疑难点及时解惑,对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促使学生可以继续努力学习。
第二,教师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如在讲授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方式时可以制作模型让学生们动手操作,共同合作,使知识的掌握方法不仅只靠教师传授,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做演示实验,让其直观的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魅力,从而产生兴趣。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解决,除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外,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对于学会的知识能够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化学。
第三,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化学史的教育,让其对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氮气是如何被发现的?不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多扩充课外知识,随着课改的进行,高考化学出题与实际生产、情境紧密相联。如此以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同时可以丰富其知识。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适当对学生施加压力,监督其完成任务,来培养他们的自觉学习的能力。使其做难度有梯度的习题,让他们可以逐步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这样在学习时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并且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帮助学生增强自制力,如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逐渐的提升任务的难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使其明确切实可行的目的,有目的才有动力,进而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
通讯作者:吴林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