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工程审计方向)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9-10-20 20:39王苹香谢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程审计新工科

王苹香 谢萍

摘要: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审计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实践中做好审计学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不仅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更好地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社会对审计类工作人员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且在审计专业课程中提出了四个模块,重视管理課程,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设置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念。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审计;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系列

一、引言

2017年2月,教育部在天津举办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分类发展体系。由此可见“,新工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目标,强调了所学习知识学科的实用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要满足跨学科交叉和整合的更高要求,即在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领导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而且还要跨越国界,具有全球视野的前瞻性和新颖的国际理念,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此为发展契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理论知识、核心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审计学专业(工程审计方向),必须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发展契机,制定突出学科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突出审计基础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工程审计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山东省“十三五”也提出加快综合交通网和能源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这些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都比较大、内容覆盖面比较广、建设过程更为复杂,各种项目的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对工程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财经类院校确定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培养经济管理型财务审计人才,综合性大学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培养研究型高层次的审计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而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工程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结合学校学科分布特点,搭建理工、管工结合的平台,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引入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工程审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将相关工科课程及行业最新成果有效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国家和地方项目审计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校作为农工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面向新技术、新模式、新经济需求,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及相关行业从事审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课程系列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指构成一门学科、一门专业的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涵课程间相互联系,也涵盖了课程内部知识的组织模式。所以课程设置要满足岗位目标的需要,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审计学专业(工程审计方向)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要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强调应用型本科培养就是为从事工程审计工作做准备的专业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是具备职业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前述的审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三个系列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专业理论课程系列构建

专业理论课程系列是专业理论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之间的依托关系、必修课和拓展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课程系列构建中,按新工科培养要求,围绕专业核心课程按“理论够用,突出能力”的原则组建课程模块,集中优质资源、优化内容,强化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理论课程系列按课程性质、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将全部专业课程划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三个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可设置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可设置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可设置等课程。通过三个模块课程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核心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可设置为“:三层次三模块”专业理论课程系列关系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实践课程系列构建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要依据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规律,构建由校内校外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部分包括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核心业务实战和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校外部分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和社会综合实践。通过“基础技能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字书写、凭证填制等基础核算能力“;专业技能实训”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审计业务流程、审计报告编制等专业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实战”强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等专业提升能力“;专业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审计岗位能力及与工程审计实务对接的能力;校外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审计专业的认知能力、实际业务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三)创新创业课程系列构建

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新工科”建设也要求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以发展新的产业、新的技术。应用型工程类本科院校要顺应时代要求,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系列,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双创精神、双创思维及双创能力,提升学生的双创技能,实现学生双创理念的全面形成。

按照职业培养特点和要求,我们构建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三层进阶式课程系列。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讲座、创新性思维训练等入门课程教育,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校园模拟招聘等课程教育,学生进入创新创业起步阶段;通过双创模拟,培养学生双创实践能力,为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结语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水利设施、高速铁路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注册会计师行业迫切需要一大批精通工程项目审计的专业人员。目前,培养工程审计专门人才的高校寥寥无几,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只有少数几所高校结合工程领域的特点开设了审计学专业(工程审计方向)。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审计学专业,应按行业和审计业务的特点,找出正确的定位,明确了目标,有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审计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灏,万义平.基于工程背景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西部财会,2017(09):69-71.

[2]吕新民,张金城.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9):87-88.

[3]潘念萍.审计人才培养与高校本科审计专业建设定位[J].文教资料,2007(04):23-24.

[4]房红.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第12期1006-7167(2013)12-0176-04.

猜你喜欢
工程审计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试述审计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影响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造价审计
电力企业中的工程审计问题研究
浅析如何做好工程造价协审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