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2019-10-20 04:39张燕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农业

张燕

摘要:加快农业“新六产”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抓手。通过对乐陵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六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新六产”;新旧动能转换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山东省乐陵市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一、乐陵市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的基本情况

农业“新六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即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让农业接二产、连三产,实现产业链延伸(即1+2+3)、价值链提升(即1×2×3)、供应链贯通,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一产品质,打造绿色高品质农产品。我市深入挖掘粮棉,蔬菜,养殖,金丝小枣,中药材等五大支柱产业资源优势,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基础上,不断推进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打造了水肥一体化项目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水产养殖园,农业生态观光园,万亩优质金丝小枣基地。

(二)深化二产水平,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依托龙头企业产品研发资源和品牌优势,积极鼓励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目前培育形成了调味品,小枣,畜产品,粮棉,木质,马铃薯种植繁育等六大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共培植德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德州市级28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46家,发展家庭农场21家,专业大户发展到151户。

(三)做大三产服务业,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突出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建设,通过产业联动,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整合。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8家,其中70%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发展到10余处,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村5个。

二、乐陵市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存在的问题

(一)“三产”融合程度低。产业链不长,结构单一,目前农业产业链条大多局限于粗加工、初加工阶段,大部分农产品仍然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层次浅,产、加、销衔接不畅,在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上还有挖掘空间,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三产的发展还显不足。

(二)融合主体带动能力较弱。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的现象,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部分合作社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目前我市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为主导,在面临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等诸多风险时,农户、企业和合作社抵抗风险的能力有限。此外,该模式在农户、企业、合作社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

(三)农业品牌少影响力低。虽然市内蔬菜及其他农产品拥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申报注册步伐慢,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人才资金设施弱。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数企业缺乏管理,科研技术和电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依然较大,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三、乐陵市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措施和建议

(一)发掘新功能新价值,拉长提升产业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发展農产品、畜产品、枣产品深加工,创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聚,加快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隆起带。

(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农业示范样板基地。推进农产品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将供销社、基层网点、村邮站等改造为农村电商服务点,开展网络营销。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依托朱集镇、大孙乡农旅融合生态园,开展体验式、娱乐式创意农业,开发农业健康养老功能,引导湿地公园转型发展,实现农业、林业、康养、休闲旅游跨界融合。

(三)打造新载体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文自然和历史资源优势,将田园综合体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推进跨界融合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市将依托南部生态区,建设国家级农高区核心区,设立江苏绿港田园综合体,着力打造红枣、调味品、马铃薯、淡水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农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中心,打造现代农业制高点。同时,加快推进杨安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朱集镇、铁营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四)完善新主体新机制。培育农业“新六产”带动主体,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劳动就业,资金入股等分配方式,带动更多的普通农户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与农户构建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五)健全新体系新品牌。积极构筑现代为农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户提供农资供应、耕种管收、贮藏、加工、销售等全程“一站式”服务,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要加快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建设,把红枣、马铃薯等打造成我市农产品拳头品牌。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用标准保障安全,用安全打造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建宏.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N].光明日报,2018-03-18,09(001).

[2]赵霞.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7(4)49-57.

[3]王兴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2):30-37.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