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玉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提出的特色话语,显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理论智慧。这一理念不仅可以强化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更能凸显中国的国际话语地位,增大中国的话语影响力。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地位;国际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力于使全球局势安全稳定;积极推动世界脱离贫困、发达富裕;包含着实现世界各国彼此尊重包容的深厚期望;同时为实现世界美丽、和谐共存提供理论支持。从话语层面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着世界人民面临风险的普遍性,构建了符合国际治理规则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供各国所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也为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构筑了新的路径。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力于使全球局势安全稳定。当今世界,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军国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此起彼伏,危及和平稳定的全球环境,是各国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如何应对安全危机是一个迫切的时代使命。基于此,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互商互谅、共建共享的新思路,打破旧存的霸权主义政治观,提倡一种利于世界各国的新安全观,强调国家间对话与合作,共建国际安全局势,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世界脱离贫困、发达富裕。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态势良好,但仍存在地区发展差距大、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审时度势积极抓住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机遇,呼吁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时机,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科技创新动力。同时,我们积极探求国际合作机遇,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宽裕、更多彩的生活环境。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着实现世界各国彼此尊重包容的深厚期望。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具有多样性,虽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存在显著差异,但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国仍共处于一个整体中,不应以“价值冲突”而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我们应该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树立文明交流、相互学习的观念,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包容并存,努力构筑一幅百花齐放的文明画卷。总之,各国文明都有其独特之处,是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各文明主体有责任将各自文明的闪光点发扬光大,提高人类文明水平与素质。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世界美丽、和谐共存提供理论支持。生态平衡关乎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进程。工业文明的繁荣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条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生态保护不容拖延。我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应该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使世界更加美丽和谐。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话语建构的积极作用
(一)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话语的影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着新时期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道路的指向标。因此,中国道路国家话语权与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紧密相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心怀天下的宽广胸怀。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了《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演讲,指出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做贡献。国外媒体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给予高度赞扬,改变了西方对中国“威权体制”的定义,得到国际社会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二)指明中国发展规划,以中国话语带动国际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各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以新时期的中国话语向各国表明发展前景。2013年我国率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激发沿线国家参与的积极性和新一轮发展潜力。自倡议推进以来,我国积极完善人力、物力、技术、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推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资融资项目顺利运转,搭造起国际产业合作桥梁,实现政策对接、民心互融,调动国家和国际组织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力。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我国与其他参与国就当下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形势作出系统规划,就重要问题达成共识,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在合作内容上,我国主张优化全球治理,积极拓展“五通”,极大促进了国家間经济发展和友谊,确定了中国国际话语权无可动摇的带动性和影响力。
(三)参与制定国际治理新规则,冲击西方话语霸权地位
中国国际话语地位要积极通过参与制定国际治理新规则、共同构建新型国际治理体系来提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长时期内控制了世界秩序及治理规则设定,有悖于人类对和平发展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指出国家不论贫富、大小,都应本着非歧视的原则使其享受应有国际权利,履行国际义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世界人民的心愿,符合各国利益,从而把握了新时期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话语权,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地位。
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环境,用中国话语赢得世界各国的认同和支持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关涉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面对西方对国际话语权的垄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诠释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之道和解决国际问题的中国之策,增加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殷文贵,张永红: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初探,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08).
[2] 孙竹雪: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中国方案”的视域,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2).
[3] 掌握国际话语权,让中国理论走向世界,中国纪检监察,2019(05).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