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飞 张慧
摘要:近年来,殡葬和祭扫的形式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人文文化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更创新、更生态的殡葬、祭扫形式融合到现代人生活中,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殡葬、祭扫形式主要的社会问题;随后收集、梳理与殡葬、祭扫形式相关事物的内在涵义,从中挖掘出用户的真正需求;最后再从设计学科的角度出发,在制度与组织层、器物层探索殡葬、祭扫形式创新思路的可能性。
关键词:殡葬形式;祭扫形式;设计研究;创新形式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04-0134-0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uneral and scavenging forms and land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 culture and so on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 more innovative and ecological funeral and ritual forms is need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modern life, and in line with the modern people's living habits as well. First of all, the main social problems in the forms of funeral and burial in our country are analyzed, and the innovations of the form of funeral and sacrifice has become imperative. Then collect and sort out the intrinsic meanings of things related to funeral and ritual forms,and excavate the real needs of users. Final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of design,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innovative ideas in funerals and sacrifices at the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and at the physical level.
Key word:funeral forms; sacrifice forms; design research; innovation forms
引言:
現代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现代人群对殡葬、祭扫形式出现了新的需求,因此 在继承传统的殡葬、祭扫形式的本质精髓时,更需要创造符合现代观念,新的生态的殡葬和祭扫形式。
1 影响当代殡葬、祭扫发展的因素
中国人的殡葬观念是:死亡只是身体的消失,而灵魂是永存。当一个人逝去时,其实是去了一个极乐世界[1]。而世人为了寻求逝者的庇佑、自己情感的寄托,在真实的世界进行一系列的殡葬、祭扫活动。然而,这些殡葬、祭扫活动引发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1.1 土地危机
2018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截止2017年年底,中国大陆人口已达到了13.9亿人(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人口死亡率上升为7.11‰[2],2017年约有988万人死亡。同时,中国人口每年都在持续增长,因此出现了“活人与死人争地”、“墓地价比阳宅价还高”等一系列现象。
1.2 老龄化趋势
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近几年,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截止2017年年底,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增长到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相关预测,在2040年时老龄比例超过人口总数的30%[3]。老龄化的趋势已势不可当,面对急增的殡葬消费群体,极大地加剧了对墓地的需求,引发了我们对当前中国的殡葬,祭扫等一系列的问题的思考。
1.3 环境问题
墓穴骨灰墓是我国目前最普遍的墓地用地方式。城市地区,统一规划墓园,但也存在众多问题,如,水泥,石料等材料难以风化瓦解[4];三代以后的墓穴鲜有问津,出现“死墓”等。农村地区,90年代之后,农村开始实行火葬,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相关制度限定,村民便随处安葬逝者棺柩,不仅破坏了乡村的整体美观,还减少了耕作面积,且妨碍了田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更能激发世人对新的殡葬、祭扫形式的渴求。
1.4 人口流动
在殡葬和祭扫期间,亲人从各地返回参加逝者的殡葬仪式或祭扫仪式,通过“亲临现场”宣泄出自己悲痛情绪,寄托出自己的哀思。但巨大的人口流动给社会安全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清明祭扫期间,交通堵塞已变成了常态,发生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事件也是不尽其数,如,2018年清明节期间,广东省共发生人员伤亡交通事故54起,死亡15人[5]。殡葬和祭扫已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族的“私事”了,传统的方式已不再适合我们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殡葬与祭扫的形式。
1.5 部分地区传统迷信风俗依旧盛行
在部分乡村,亲人逝去后,村民们仍依照传统披麻戴孝,烧纸钱冥币,放鞭炮,请和尚念经招魂,乐队吹丧礼曲等一系列的风俗活动,有些更甚,需要看风水,摆流水宴,攀比摆阔,从中显示自己的地位,身份,财富等;城市的部分地区的一些风俗习惯也不甘示弱,在小区内设灵堂,请吊丧乐队等,影响整个小区人民的作息时间[6];而且城市里的“豪华墓地”“别墅墓地”[7]的报道也是接连不断,认为葬礼办的越豪华,越奢侈,不仅自己脸上有光,而且相信祖先越能保佑后代,给后代带来福运。
2 我国殡葬、祭扫文化的内在需求
从传统到现代,组织形式,相关行为与物品都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所传递的情感是不变的。如,不管是传统土葬还是现代火葬,人们愿逝者(身体或骨灰)有一个安宁的地方可以安置。安置容器,从棺材替换为骨灰盒,本质是希望保存逝者的尸首完整,让先人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幸福;纪念器物,从墓碑,遗像等转化為树,卧碑等,同等的传递了亲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表1)。因此,人们情感需要借助“某些具有逝者属性的‘物”来寄托,而这种“物”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融入新的元素,演变出新的形式。
在清明节祭扫时,除了传统的墓祭,也出现了适应时代新的祭扫方式,如路祭、代祭等。最大的改变是祭扫方式的转换,从亲自到墓地祭扫到请人代祭,再到在某个十字路口祭扫,最后到网络祭扫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表2)。这一系列方式的变化,暗示了当今社会有很多限制因素阻碍了亲属亲自去墓地的祭扫的行为;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心态的变化,不会固守一种祭扫方式,尝试并接受新的祭扫形式。
随着殡葬形式的改变,祭扫形式也会逐渐随之改变;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文明思想的渲染,“新形式”的殡葬和祭扫更适合现代人群。如:当传统的土葬演变为火葬等环保方式时,修整祖墓,清理杂草转为擦拭骨灰盒;当传统下跪、磕头等祭奠方式,部分改良为献鲜花,鞠躬,佩戴黑纱袖章等绿色纪念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主动创造,适应新的殡葬、祭扫形式。有个亲身经历的案例,亲人逝去,亲朋好友仍会披麻戴孝,葬礼结束,传统白麻布由于做工简单粗糙,都会被丢弃,然而现在,村民将白麻布替换为做工精细的白毛巾,葬礼结束,分别拿回家使用;等等。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的形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开始有意识去改变,去创新,去接受当地,当代新的殡葬和祭扫形式。
从古至今,殡葬、祭扫的形式,相关物品、组织形式等不同程度的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整个过程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孝”是不变的[8]。“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 [9]因此,“孝”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核心,而“形式”只是传递世人对逝者思念的途径,若现代新型的殡葬、祭扫形式同等传递出“孝道”“追思”等情感,且符合当代文明社会发展,世人会选择更加理性、绿色的现代形式。
3 关于我国未来殡葬、祭扫形式创新方向
万变不离其宗,殡葬、祭扫形式演变的前提是不脱离“孝”这个精神核心。通过 “制度与组织”以及“相关器物(载体)”两个层面的创新可以产生新的、更适宜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殡葬和祭扫形式。
3.1 制度与组织层的创新
在十九大,党中央和国务院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2016年,下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葬的指导意见》中将节地生态葬作为我国殡葬改革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提出;同年,民政局也印发《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年五年规划》,提出推进互联网+殡葬,提供更多优质环保殡葬公共服务产品;各大城市都相继颁布在清明节期间禁燃禁放禁烧的通知等。毫无疑问,生态葬和文明祭扫会成为我国殡葬、祭扫形式的发展趋势。“生态葬”和“文明祭扫”不应该只有节能环保的海葬,花坛葬等葬法和献花、鞠躬等祭扫方式,也应该包括融入设计、科技、互联网等元素,创造无污染的,具有人情关怀的,新型的殡葬、祭扫形式。因此,在涉及殡葬、祭扫形式的行业领域中,也需要创新的思维。广泛应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如3D打印、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设计途径,如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开发打造出新的殡葬、祭扫相关的商业模式,形成具有现代时代特征,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殡葬、祭扫形式。
3.2 器物层的创新
在提倡“生态环保”的大趋势下,可以着重从殡葬、祭扫层次尝试创新新的形式。器物层可以从殡葬、祭扫相关物和骨灰本身,创造新的形式。
3.2.1 殡葬、祭扫相关物
关于殡葬相关物的再设计,可以多方位融入新的元素,不仅要从世人的视角思考相关问题,也要从逝者的角度考虑相关问题,使其相关物不仅仅是功能的载体,也是具有情感的传达(如烘托气氛、增加情感宣泄或提高视觉审美等)。
关于祭扫相关物再设计,从古至今,中国习俗中会在家中设有灵位,遗像等“物”进行纪念活动,然而这些“物”与当代的室内装修、物品摆设等格局已格格不入了。这些 “物”的创新可以与当代的科学技术相融合,如全息投影,3D打印(打印逝者的人体雕像)等,增添现代元素,提高的审美水平,使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融入到现代生活背景中。祭扫形式是随着殡葬形式而改变的,在未来生活中,世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殡葬和祭扫形式,任何地点都会成为缅怀逝者的场所,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缅怀行为。
3.2.2 骨灰本身
德国心理学家哈泽说:“现在对很多人来说,有没有一座坟墓和墓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只要有心,默想也可以传情,可若无意,墓碑造大也没有人来看望”。骨灰本身就具有纪念的价值,可以考虑将骨灰作为部分材料融入纪念物品中,是一种最直接,最真挚的纪念方式。如将处理好的骨灰作为部分3D打印材料,根据亲属的要求,打印不同的纪念物品(逝者的人体雕塑,逝者生前喜爱的艺术品,亲属随身携带的饰品等);或者将逝者骨灰融入陶瓷艺术品等。让逝者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永存。
4 结语
“孝”是殡葬、祭扫的核心思想,但在表达“孝”的方式和形式上需要根据“人”的时代背景,生活习惯,思想境界等因素而进行适当,适时的改变。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事物成为了时代的推动主力,鼓励、提倡、发展多样式殡葬、祭扫的形式和殡葬、祭扫的美学,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戴慧芬. 城市公墓设计中的土地利用模式优化策略[D].北京交通大学,2016.
[2] 中国经济网.国家统计局:2017年全国男性比女性多3266万人[EB/OL](2018).http://news.sina.com.cn/c/2018- 01-18/doc-ifyquixe3840054.shtml.
[3] 搜狐.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4亿!超老龄化社会危机即将来临,你的养老准备好了吗?[EB/OL](2018).http: //www.sohu.com/a/217644240_492768.
[4] 柳艳超,吴立周.殡葬方式的生态建设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S1):266-269.
[5] 荔枝网.2018清明节道路交通数据[EB/OL].(2018).http:// v.gdtv.cn/news/zdbd/2018-04-09/1375883.html..
[6] 王硕.我国殡葬改革现状研究[D].安徽大学,2017.
[7] 咏慷.中国殡葬报告[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3(04):4- 30.
[8]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J].文化遗产,2016(01):32-41.
[9] 侯仰军译注.孝经译注[M].北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