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进
摘 要:小学科学这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确保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很好的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教授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分析问题;实验
教育的引导者是教师,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传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通过现象理解科学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充分的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效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科学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高未来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提高对学生自主预习的要求
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是进行课堂学习的第一步,对其课堂学习的效率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在课前预习的环节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顺利的完成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课前预习的环节,逐渐的提升对学生自主预习的要求,帮助学生在预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教授“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要求学生通读课本内容,询问家长,理解课本中各个种类动物的图片所传达的意思,记录自己产生的关于动物共同特点的科学问题,解答教师布置的一些问题。我在教授这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了蜗牛、蚯蚓、蚂蚁等动物分别是怎样吃东西的问题,学生在预习中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总结出了这些动物都需要依靠食物来获得营养物质的共同特点。个别学生在对动物运动器官的知识进行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金鱼不像陆地上的动物一样具有足,那它是怎样来运动的呢?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很好的完成了我的课前要求,系统的了解了这一节知识的架构。
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意识
学生通过对科学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能够使其充分的掌握科学问题中蕴含的知识内容,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适当的提出科学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进行自主的讨论和分析,通过自己的引导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线路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其最终获得正确的科学结论,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掌握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使其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水蒸气、雨、雪的现象,向学生提出这三种形态形成条件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的分析,探究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循环过程。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将自己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的答案展示出来,这时同学们积极的发言,表示液态的水在冬天遇冷会凝固成固态的冰,而冰遇热又会融化,液态水在进一步加热的情况下又会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通过结合课本知识提出问题供学生自主分析解决的方式,我有效的提升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高质量的掌握了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提高了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增强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于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科学实验步骤的深入了解,自主的准备实验器材,运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理论进行论证,勇敢的提出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实验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教授给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自主学习方法,充分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磁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往常的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自行在家运用磁铁进行试验,探究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取两块磁铁,若干铁质材料的物体如钉子,参照课本上的知识,用磁铁靠近铁钉,可以发现铁钉被吸到了磁铁上,使学生很好的理解磁铁的磁性。学生进一步的可以分别将两个磁铁的同一磁极和不同磁极靠到一块,观察正极和负極的相互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实验的方式可以充分的提升对磁铁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增强自主学习小学科学的能力,将自主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学习活动中,使自己获益终身。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己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学习小学科学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通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规律。
参考文献:
[1]静恩海.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8):127.
[2]吴海侠.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