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花 张健妮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中生德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高中生政治素养、促进高中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中生德育工作有特定的可行性和具体内涵,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中生德育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现实困难,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原则和基础条件,找寻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生 德育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因此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准确的表述。同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中生德育工作,不仅便于创新高中生德育工作,还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经过德育工作者多年不懈努力和创新,高中生德育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具有良性的评估机制和稳定的工作制度。随着党和国家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中生德育工作应该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与时俱进,必须扩充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内容。因此,高中生德育工作需要将这一价值观作为扩充的内容和指导思想。
其一,更新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生德育工作内容应该和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基本政策相适应,而且在德育工作的手段要灵活多变。但现阶段,我国高中生德育工作与党中央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并不适应,甚至远远落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拓展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奋斗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全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共同愿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可以说该价值观代表着国家意志、国家形象和国家文化,体现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2]。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规划者,只有将该价值观作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思想,才能满足高中生德育工作的要求,才能紧跟党和国家理论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其二,适应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新形势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阶段,高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和新形势,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内外环境的改变等,所有这些新局势的出现,都要求我们对德育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党最新的理论思想,最能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要适应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新形势,就必须融入该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使德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
在融入工作开展之前,相关部门决策者和高中管理者应明确融入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一部署,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真正将融入工作落实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中生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需要将该价值观融入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课程、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融入高中教学活动中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要想融入工作顺利开展,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相关部门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是教学活动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因此各部门要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组织体系,落实保障制度,从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和要求,到开展的形式和方法,再到效果评估和监测,都应该进行研究和讨论,使教学活动的规划、实施和监管都有制度保障,有规定可循。
2.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对高中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的专业素养应该达标,应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要求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较准确地把握;当课堂中出现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时,老师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高中生对党和国家产生认识误区。
3.重视融入式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必须通过“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的灌输,只有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式教育,才能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高中生的头脑中,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中生的道德规范[3]。
4.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高中生的主体性,丰富教学活动,通过班级辩论赛、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把握;要尊重高中生的层次性,利用图片、音频和实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易被接受的活动和手段,更有利于高中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融入高中生课外活动中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高中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生的课外活动中。
1.融入“六个一”活动中。“六个一”指的是:参加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一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读一本好书及参加一项文体活动,将这些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有助于高中生在活动中深化对该价值观的理解[5]。
2.融入社团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团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将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可以激发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政治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3.融入文化活动中。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艺术节、迎新晚会、开学典礼、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活动主题,引导高中生通过文字、图片、歌曲、舞蹈等形式表达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可以提升高中生对该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度。
三、融入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通过社会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有益于发挥该价值观的指导和制约作用[4]。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学雷锋,树新风”的实践活动,鼓励高中生走出校门,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养老院、工厂、小学等地开展送爱心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雷锋道德实践活动中,将热爱祖国、忠于岗位、诚实守信、待人友善落到实处,提高高中生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6]。
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需要借助平面媒体外,还需运用网络媒体。
1.利用平面媒体。学校LED屏、教学楼走廊、宣传教育栏、校园广播站及学校报纸杂志都可以作为融入的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通过设计板报、制作标语等形式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高中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重视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凭借自身时效快、范围广的优点迅速被公众熟知,学校可以通过创建校园网站、官方APP推广校园文化,也可以通过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塑造高中生的价值观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生德育工作,意味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此指导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通过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否认的是,融入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部分高中管理者认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生德育工作的环境日趋复杂、理论和实践经验欠缺、宣传氛围欠佳等因素使融入工作面临困境。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立足实践的基本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活动中,融入“六个一”活动、社团活动和文化活动等一系列课外活动中,融入“学雷锋,树新风”的社会实践中。
诚然,融入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的理论思想,对指导高中生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应该看到融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分析陷入困境的原因所在,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保障融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指导和制约作用[7]。同时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现状的融合之路,并在该价值观的指导下,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向度[J].湖湘论坛,2017(5).
[2]杨修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道德目标的人文内涵[J].江苏商论,2015(8).
[3]孙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渗透实践[J].教师,2016(12).
[4]崔绍玉,吕建秋.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课外活动研究[J].考试周刊,2018(4).
[5]杨浪.探究高中政治课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6).
[6]陈桂荷.寻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J].读书文摘,2017(1).
[7]丁秀美.培養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实践模式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