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所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对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各方面语言应用能力从稚嫩到成熟的过渡阶段,现代文阅读作为一个检验和培养核心素养重要手段和途径,更加应当受到重视。因此,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去探讨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策略非常必要,本文就在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的特点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今后对于高中现代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阅读;高中;教学
一、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 基础: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语言的基础建构和运用素养是其学科的灵魂和进行其他教学活动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者通过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将文字的特征和规律内化于心,从而灵活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交流,在这个语言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当中,掌握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规律性就是其重点,并且语言运用不可以脱离语言交流的具体情境和社会文化,表面上看起来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情景中意义可能相差甚远,这是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提升的一个难点,并且,应当科学地认识到,语言和运用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过程,不是通过短期培训就可以得合理建构的速成课程,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语言建构的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应当在长期的融合和交叉互动当中得到充分提升。
(二) 思维发展和提升素养
思维的能力提升是指在合理建构语言基础上对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的经验、反思和迁移等方面的思考。这几个部分各有侧重,经验思考实际上是基于语文学习和规律的把握,为生活或者其他学科当中的现象进行评判、认知,并且结合个人特点和需求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例如在进行相关课程讲授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之前所学过的相应课文知识,参与到新的课程设计当中。反思性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外部反应对自身行为和思维的一种批判性的校正,这种思维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理解细节、分析人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学生反复思考、反复推敲,在合适的自我怀疑过程当中逐渐进步。迁移思维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处于一个反馈阶段,它是学习者在进行前两者的基础之上对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合理推导、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例如在阅读现代文后对段落和文章大意进行概括、分析中心思想、划分文章层次等。
(三) 审美的鉴赏塑造素养
高中语文应当是对学生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双重培养模式。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创造能力的培养属于语文学科教育高阶目标,“美育”是学科理论性的重要表现,它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审美体验、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在现代文阅读当中,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文章描绘的景色、人物的各类特征感受文章在音韵、气质方面的美感,并且利用这种美感帮助自己更好理解现代文中的人物和中心思想,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富含主动性的创造,达到对美的人格的追求。
(四) 文化传承使命素养
文化传承素养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高中语文的教学应当把传承中华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对于现代文的学习同样也是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现代文当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美德数量非常多,种类也非常丰富,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学习者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对外来文化进行辨别,对于其中的适合本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可以敞开胸怀、包容接收,这实际上也是学习者不断增进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的表现,进而促进文化交流、相互提升。
(五) 特征:基础、独特、发展
通过以上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探析,不难发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在阅读训练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学科独特性、基础积累性、流动发展性、审慎包容性等。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通过语文学科进行的遣词造句、阅读能力的修养是进行社会交流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这同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且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相比,语文学科有着其独特性,这主要体现在它的人文性和交流性上。另外,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概念,而是一个流动着的、不断发展着的动态过程,随着年龄增长和教学过程的不断丰富,学习者的语文学科素养具体内容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和提升,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学科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对于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得到了很大重视,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也不断进行了改革,但由于社会发展和现实条件限制,仍然在多个主体的多个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当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因为存在这些我们不能忽略的问题,才要积极地去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一) 閱读训练僵化,限制学生发散能力提升
这个问题存在于很多学校,甚至说在这是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是考试为指挥棒的。在这种应试教育环境下,高中语文的阅读训练主要是为了满足考试当中的阅读题要求进行的。这种带有功利化阅读目的进行的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在课本和题海中进行反复的模拟练习,完全不能够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最终往往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失去了阅读的单纯目的和积累效果,导致学生只能解决考试中的问题,而不能真正解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二) 教学方式死板,课堂枯燥乏味
在目的不纯和模式僵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刻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高中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现在很多教师在阅读课程当中都采用的是“讲读模式”,整堂课当中,教师都是唯一的主角,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满堂灌的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参与性,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教师一味地讲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台下埋头抄写有关笔记,这种模式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当中,学生会感受到非常大的思维压力负担,过于复杂过于烦琐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培养,也不利于他们开拓创新,无法从更多的角度和更深层面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和深刻思考,只能是对单纯的词、句、篇进行浅层理解。
三、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开展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 培养阅读兴趣,增加参与度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动力,由于上文所述的各种原因,现在学生往往在阅读学习当中,难以投入更多兴趣,导致良好的阅读习惯难以养成、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培养阅读兴趣都需要工作者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高中现代文阅读包含着非常丰富和有趣的内容,包括着各类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精力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元素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互动性。针对一些现代文的阅读,给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外书籍,推荐书籍时教师要注意符合所学现代文的内容风格特征,对一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可以推荐费孝通所著的有关书籍,对于一些科幻性质的现代文阅读课程可以推荐一些具有科普或者科幻性质的小说。教师要把这些课外阅读材料作为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工具,在推介时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讨论。
(二) 设计教学问题,积累阅读方法
学生很多阅读方法的问题都是课堂上养成的不良阅读习惯造成的,现在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往往都是“就文章论述文章”,不注重正确阅读方法的积累和传授,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而没有合适的目标进行引导。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现代文阅读的学习当中,问题设计应当从宏观到微观,要首先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和框架,激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和作者表达意图,微观内容上应当给学生制定一些量化标准,鼓励他们准备笔记本记录好词好句和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关键的字词积累和语言表达习惯应当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注重帮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阻碍和限制,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树立具有延伸性的思维习惯。
(三) 鼓励合作探究,提升表达能力
作为一个长期性的素质培养过程,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备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篇幅较长的文本,小组合作讨论是一个效率较高、正确率也较高的学习模式,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看法,并且往往能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出新的理解。这种讨论尤其适合于现代文阅读当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人物性格特征产生相应理解,最终小组内部成员进行归纳总结,获得相应的感悟,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平常的“只有教师讲,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另一个极端就是指让学生讨论,缺乏教师的引导性和责任。
四、 结束语
高中語文课程当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重要课程环节,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紧跟时代要求,摒弃传统教学当中不适合于现代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最终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总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贡克飞.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J].课外语文:上,2017:119.
[2]张旺雪,胡富存.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5:54.
[3]王海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育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