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肾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治疗是临床中针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展开治疗的有效方法,而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选择运用适当方法为患者开展抗凝治疗,能支持患者获取较好治疗结果,值得引起广泛关注[1-2]。该文以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部分接受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为对象,为其实施了局部枸橼酸纳抗凝干预,报道如下。
将该院60例接受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参照组男性16 例,女性 14 例;年龄介于 43~76 岁,平均(55.91±6.20)岁;病程介于 1~4 年,平均(2.41±0.29)年。 研究组男性 17例,女性 13 例,年龄介于 44~78 岁,平均(55.84±6.22)岁;病程介于1~5年,平均(2.42±0.27)年。 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中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满足终末期肾病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自愿参与该次调查研究过程,明确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过程和完整性调查研究方案均已获取该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参照组中需排除出血倾向患者,研究组中排除并发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低氧血症、低血压、高钙血症患者。
选择运用费森尤斯5 008S透析机作为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运用的主要设备,每次治疗过程的持续时间为8.00 h,血流量 150 mL/h,透析液流速 300 mL/min,选用钙浓度为1.25 mmol/L的透析液,血液透析通路为股静脉置管,或者是颈内静脉置管。
参照组行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其中低分子肝素用量首剂60~80 IU/kg静脉注射,4 h后给予首剂的1/3~1/2静注。
为研究组行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干预,将4.00%的枸橼酸钠以180.00 mL/h速度由动脉端泵入,在静脉端泵入10.0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0,2,5 h监测外周血及透析器后血清游离钙水平,调整枸橼酸泵泵速及钙泵泵速。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体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体外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和体内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血清CRP含量以及血肌酐。
择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6.67%(2/30)低于参照组36.67%(11/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1,P<0.05)。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比较[n(%)]
治疗前,研究组的体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体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体外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和体内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体外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内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血清CRP含量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RP含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血肌酐与参照组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肌酐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SLED)是临床中常用的血液透析治疗技术方法之一[3-6]。SLED的基本特点是以延长、缓慢、低效、低流量为主,杂合CRRT及IHD的优势,用价格低廉的普通血液透析机达到平稳高效的血液净化效果,对于不能耐受IHD,如呼吸衰竭、药物中毒、心功能不全、容量控制不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且不能承受CRRT费用患者等为首选[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血清CRP含量,以及血肌酐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血清CRP含量,以及血肌酐比较(±s)
组别体外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m m o l/L)治疗前治疗后体内血清游离钙含量水平(m m o l/L)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C R P含量(m g/L)治疗前 治疗后血肌酐(μ m o l/L)治疗前 治疗后体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s)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 0)参照组(n=3 0)t值P值0.3 0±0.0 4 0.3 1±0.0 6 0.7 6 0>0.0 5 0.3 2±0.0 1 1.1 8±0.0 5 9 2.3 7 9<0.0 5 1.1 5±0.0 4 1.1 3±0.0 6 1.5 1 9>0.0 5 1.1 3±0.0 8 1.1 1±0.0 7 1.0 3 1>0.0 5 3 2.8 1±8.1 2 3 3.2 4±8.4 6 0.2 0 1>0.0 5 7.9 1±2.4 5 2 3.7 5±5.9 0 1 3.5 8 1<0.0 5 1 3 4.4±1.2 1 3 3.9±1.4 1.4 8 5>0.0 5 8 3.4±4.6 9 2.2±4.8 7.2 5 0<0.0 5 7 1.2 0±2 0.2 2 7 1.1 6±2 0.3 1 0.0 0 8>0.0 5 7 3.1 1±2 1.6 3 7 5.2 4±2 0.1 5 4.3 9 5<0.0 5
在该研究实施过程中,借由在为接受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局部枸橼酸纳抗凝干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67%,与赵筱娟等人[8]测算的数据5.94%基本一致。
治疗前,研究组的血肌酐(134.4±1.2)μmol/L与参照组(133.9±1.4)μmol/L 大致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肌酐(83.4±4.6)μmol/L低于参照组(92.2±4.8)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0,P<0.05)。该次研究中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与李珊珊等人[9]测定的数据基本一致,在李珊珊等人以62例患者为对象展开的研究中,治疗前,研究组的血肌酐(134.2±1.3)μmol/L 与参照组(133.6±1.2)μmol/L 大致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肌酐(83.2±4.4)μmol/L 低于参照组(92.1±4.6)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5,P<0.05)。上述研究数据显示,该次研究中获取的研究结论,具备着广泛且充足的临床参考借鉴价值。
该次研究中获取的数据测算结果显示,为接受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局部枸橼酸纳抗凝干预,能支持患者获取较好血液透析治疗结果,助力患者的生存体验逐渐改善。
综上所述,在肾脏内科临床实践过程中,为接受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局部枸橼酸纳抗凝干预,优化患者的各项基础临床指标,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经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