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锐 黄祖丹 王 旦 王四春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迈向全面小康,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使人民更多幸福感、获得感。近年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连片特困地区人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活水平更宜居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日益成为社会焦点。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安春明(2011)基于居民的心理机理、认知,设计调查问卷,从幸福感、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家庭生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身心健康以及社会感知共8个维度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进行评价。陶敏、易丽(2015)从居民社会状况、环境条件、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职业状况六个方面构建四川省农村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反映居民的幸福感。钟献兵(2017)研究表明农村居民幸福感受到居民收入、教育、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正影响。另一方面,学者运用研究的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有序概率回归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
文章以研究幸福感指标体系、理论方法为基础,对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呈现真实状况,进而予以建议。
文章通过构建以居民生活幸福感为一级指标,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劳动状况、生存环境、社会状况5方面为二级指标,以及经济状况下的收入途径、收入稳定、生活补贴;家庭状况下的家人健康、孩子成长;劳动状况下的劳动时间、劳动环境;生存环境下的耕地面积、储水工程、生活垃圾处理、乡村道路、自然灾害;社会状况下的居住面积、教育质量、社会治安、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这18个指标为三级指标的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标体系。
文章以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为调查地点,以该地区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配额抽样的方法采集数据。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将评价指标划分成五个等级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一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67%有效问卷。本次调查男女性别比例为9:11;出生本世纪00年代、上世纪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0%、18%、26%、24%、16%、6%;很了解、听说过、不了解石漠化各占比56%、23%、21%。
整理有效问卷数据,并运用权数相等的加权平均法计算各三级指标的均值满意度:收入途径(2.92)、收入稳定(3.24)、生活补贴(3.05)、家人健康(3.19)、家人和睦(3.41)、孩子成长(3.28)、劳动时间(2.98)、劳动环境(2.98)、耕地面积(2.84)、储水工程(3.09)、生活垃圾处理(3.15)、乡村道路(3.08)、自然灾害(3.06)、居住面积(3.04)、教育质量(3.21)、社会治安(2.95)、医疗保障(2.74)、扶贫政策(3.15)。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居民生活幸福感在中等水平,其中居民对家人和睦满意度最高为3.41,对医疗保障满意对最低为2.74。
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集、评判集、模糊评判矩阵。因素集为一级指标分别与各二级指标,即:居民生活幸福感分别与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劳动状况、生存环境、社会状况共1个;各二级指标分别与各三级指标5个,如:经济状况与收入途径、收入稳定、生活补贴。评判集={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模糊评判矩阵为均值满意度的数据矩阵。
表1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向量,并检验一致性。对每一个因素集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归一化、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作一致性检验,若通过检验,则特征向量为权重向量。由表1可知,检验系数均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
根据经过检验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居民生活幸福感为2.97,处于中等幸福水平。
具体而言,二级指标(权重)(幸福感)为:经济状况(0.13)(3.04),家庭状况(0.05)(3.46),劳动状况(0.25)(2.95),生存环境(0.14)(3.07),社会状况(0.43)(2.87);
三级指标:收入途径(0.54)(2.92),收入稳定(0.30)(3.24),生活补贴(0.16)(3.05),家人健康(0.59)(3.19),家人和睦(0.30)(3.41),孩子成长(0.17)(3.28),劳动时间(0.40)(2.98),劳动环境(0.40)(2.98),耕地面积(0.20)(2.84),储水工程(0.17)(3.09),生活垃圾处理(0.07)(3.15),乡村道路(0.18)(3.08),自然灾害(0.25)(3.06),居住面积(0.33)(3.04),教育质量(0.06)(3.21),社会治安(0.29)(2.95),医疗保障(0.56)(2.74),扶贫政策(0.09)(3.15)。
文章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标体系,调查了解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地区居民生活幸福感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总体值为2.97,处于中等幸福水平;在家庭状况方面幸福感最高,表现为家人身体健康、家人相处和睦、孩子成长等方面幸福;在社会状况和劳动状况方面幸福感较低,表现为劳动时间、劳动环境、社会治安、医疗保障4个指标的幸福感小于中等水平。
广西石漠化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限制,生态环境、饮水工程、经济发展方式、教育医疗等方面紧密关系该地区居民生活幸福感。在经济发展方面,根据当地生态发展特色的农林、果园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途径,使农村收入更加稳定;在生态环境方面,注重生态保护修复、人工造林种草和林草植被保护工作,加强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确保农民基本农田灌溉;在生存环境方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沼气和改燃节柴方式,加大生活补贴力度,鼓励农民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在社会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卫生质量。
广西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区,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才能提高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确保连片特困地区居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