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致黄易》八札考释

2019-10-17 03:13薛龙春
中国书画 2019年9期
关键词:阮元金石

◇ 薛龙春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十八年(1793)督山东学政,任满调浙江学政。嘉庆四年(1799)署浙江巡抚,寻实授。阮元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阮元任山东学政时,黄易(1744—1802)正在山东运河厅同知,驻济宁,二人颇有交往。本文所辑阮元致黄易八札,涉及游览武梁祠、为黄易所藏拓本题写跋文、《山东金石志》《两浙金石志》二书编辑以及请黄易绘制摹碑图等,当有裨于乾嘉金石圈的社交细节,兹不揣谫陋,钩稽索考,成考释短篇。

前在都门,快倾兰绪,饫扰郇厨,鸣谢无似。别来瞬息年余,无日不深怀想。顷接瑶函,欣稔老先生文禧懋集,雅兴日增,著嘉绩于保障河流,广搜罗于齐鲁金石,循吏儒林,兼臻其至,健羡何如。《武梁祠画像石刻》闻在紫云山,未识可一往观否?钱、江二君书已转致矣,今有复札奉上。再:江玉屏先生立令嗣定甫兄安亦现在署中,兹亦有书函致候。弟定于九月底按试兖州,届期藉可再图良觌,畅叙阔悰,方深慰藉耳。耑函布复,顺候升祺。藉完谦柬,临颖驰溯。弟名正具。

考:此札收入《小蓬莱阁同人往来信札》第二册,故宫博物院藏。黄易页边书“阮宫詹芸台”数字。据笔记,当为书吏代笔。乾隆五十八年(1793)七月,阮元出任山东学政。札言九月底按试兖州,向黄易打听如何前往济宁紫云山观摩《武梁祠画像石刻》,据张鉴《雷塘庵主弟子记》卷一“乾隆五十八年”条:“九月二十四日,出试兖州、曲阜、济宁州、沂州。”〔1〕此札当作于本年八月。钱当指钱大昭,大昕之弟,本在翁方纲山东学政幕,阮元留用;江或为护理山东巡抚、布政使江兰。江安为黄易友人杭州江立子,字定甫,时亦在阮元幕中。据札,阮元此前在京已结识黄易。札言“别来瞬息年余”,乾隆五十六年(1791)冬日,黄易实授运河同知,曾往京师,至此已近两年。

[清]阮元 致黄易札(第一通) 纸本

月前来往任城,得承亲麈,实慰渴悰。徒以仆仆行尘,未获遍观鸿宝,心终怏然。然蒙赐铜簋笺墨,足供行馆清赏,睹兹古范,如接朗仪也。朱朗斋先生未知曾有回音否?秋帆前辈过境时亦曾言及延彼否?武梁旧拓并石经残字,元皆以未得题名其间为歉,未识秋帆前辈曾携入省否?如未,则曲阜相距非遥,尚望一介赍来,俾得细观颠末为幸甚矣。外附呈素联一副,聊供雅正。肃此,布候近安,伏惟炳鉴,不具。秋盦先生侍史,愚弟阮元顿首。曲阜约于初八日试毕,初九日起程回省。考:是札鲍昌熙摹入《金石屑》第二册,〔2〕作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一月二十八日,参见下札。本年按试途中,阮元曾拜访黄易于济宁,此际已至兖州,拟于十二月八日曲阜试毕后返回济南。时杭州朱文藻在黄易幕中,阮元编《山左金石志》欲延其为助手,毕沅亦有意延请课读,札中因有此问。毕沅本年九月降补山东巡抚,十月自襄阳启行,十一月底抵山东,参史善长《弇山毕公年谱》本年条。〔3〕札中询问黄易去岁所得旧拓《武梁祠画像》,毕沅此次是否带至济南,如未,希赍来曲阜一观。阮元跋黄易藏《武梁祠堂画像题字宋拓本册》:“此吾乡马徵君藏本也,后归汪氏,汪氏方□□不以示人。甲寅冬,元始在济宁小松司马斋中获观之,继秋帆毕尚书行部济宁携回济南。乙卯春,尚书复制两湖,行时以此册托元还司马,又留斋头展玩两阅月,书此归之,以志深幸,仪征阮元识。”〔4〕据札,黄易以自制铜簋笺纸及墨馈赠阮元。黄易摹碑之墨,故宫博物院今尚有庋藏。〔5〕

伻来,接奉手翰,备悉兴居。承示碑册四种,已题名三种交尊纪赍回,其《金涂塔》,弟有考证及诗稿存省中,俟携回题就,与《武梁祠像》同为缴上。邹县各石释文妙极,拜谢之至。修书之事一到省即与秋帆先生议之,大约归于彼处总办方能蒇事也。肃此布复,并候即安,诸惟炳鉴,不具。小松先生侍史,弟阮元顿首。

前月廿八日,由滋阳发印文一封,内有拙书小联奉寄,想收到矣。江定甫兄书一封,今并呈上。

考:此札收入《古今尺牍墨迹大观》第十四册,承上一札,作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二月离开曲阜之前。据《雷塘庵主弟子记》卷一“乾隆五十九年”条:“十二月十二日回省,始修《山左金石志》。”〔6〕此时阮元收到黄易派人所送《武梁祠画像》旧拓及《金涂塔瓦》等册四种,已题就三种,《金涂塔瓦》及《武梁祠画像》允回济后题跋。所言“《金涂塔》,弟有考证及诗稿存省中”,其诗并考乃为朱珪所作,收入张燕昌《金石契》吴越舍利塔条:“乾隆五十七年(1792)海宁陈骑尉广宁以赠安徽巡抚朱石君师,师于次年寄至京师,命元考之如右,并系以诗。”〔7〕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起,黄易即开始征集《金涂塔瓦》册题跋,翁方纲、朱琰等皆曾题诗。〔8〕至此,征集活动已延续十三年。嘉庆二年(1797)正、二月间,黄易携婿李大峻岱麓访碑,留仆人顾玉遍拓邹县四山摩崖,〔9〕据本札,黄易似早有释文。修书云云,指阮元拟到省后会同山东巡抚毕沅商量共修《山左金石志》。

[清]阮元 致黄易札(第二通) 纸本

[清]阮元 致黄易札(第三通) 纸本

元启,小松先生足下。顷接朗斋来函,知近趾先在李河帅羃府,今又应伊抚军之招,宾主契合,且省中得署臬孙同年为同臭味,其所讲求而搜获者当更详备矣。《山左金石志》系元与秋帆制所同纂,今吉金业已刻成,系毕、阮二人同列之衔□。《贞石》俟明年秋末再为谋刻。今闻伊抚军□雅好古,迥出时贤之上,私心亦深欣慕。山左金石甚多,除元所得千七百种,□□尚有数百种编为《待访录》,如抚军能与孙观察同编为《续录》,岂不更为美备,足下便中筹之可耳。如可搜访,即为寄知,以便将目录抄寄。浙中金石,次第搜罗,今据赵晋斋诸处所收,录出杭州一府,又托何梦华诸公亲至临安於潜一带,搜得吴越碑及东坡诗刻等件,已为美备矣。余府次第求之,明年秋可得大端矣。元所纂得件等事甚多,惟趁此三年中力所可为,□□不为,贪之一字,此中不避也。李生伊晋□□七种未能收入,乞便中寄至朗斋处,至嘱至嘱。小沧浪风景若何?近时有宴会否?□□□游,辄不忘也。率此,并候即安,不一一。弟阮元顿首。九月廿日。

考:此札收入《二家书札》,国家图书馆藏。嘉庆元年(1796)六月伊江阿任山东巡抚,七月孙星衍署山东按察使,札作于本年九月二十日。据札,黄易守制期间,曾先后在河道总督李奉翰、山东巡抚伊江阿幕中。《山左金石志》此际刻成吉金部分,贞石部分次年秋日刻成。阮元《山左金石志序》云:“(乾隆)六十年冬,草稿斯定。元复奉命视学两浙,舟车余闲,重为厘订,更属仁和赵晋斋魏校勘,凡二十四卷,所可以资经史篆隶证据者甚多,若夫匡谬正讹,尚有望于博雅君子。是时秋帆先生方督师转饷,戮逆抚降,寒暑劳勚,婴疾已深,虽有伏波据鞍之志,实致武侯食少之虞,竟以七月三日卒于辰州。元以是书本与先生商订分纂……元今写付板削,裒然成卷帙,而先生竟未及一顾也,噫,是可悲已。”〔10〕毕沅卒于嘉庆二年(1797)七月,序作于此后。阮元寄望伊江阿、孙星衍编《山左金石续录》,并谕黄易筹之。此际阮元又聘朱文藻纂《两浙輶轩录》,赵魏、何元锡协助编纂《两浙金石志》,《两浙金石志序》云:“余在浙久,游浙之名山大川殆遍,录浙人之诗数千家,成《两浙輶轩录》,刻之。访两浙帝王贤哲之陵墓,加以修护,成《防护录》,刻之。以其余力及于金石刻,搜访摹拓,颇穷幽远,又勒成《两浙金石志》一书,尔时助余搜访考证者则有赵晋斋魏、何梦华元锡诸君子。许周生兵部宗彦亦多考订增益,且录全稿以去,勿勿十余年矣。”〔11〕

[清]阮元 致黄易札(第五通) 纸本

天台行馆接奉□书,诸蒙□注,兼悉近祉。河工事重,未克南来,固应如此,但又少一次相聚耳。山东有续得之件,尽可收入《续录》中。元夏半回省,便应开刻《贞石》,朗斋所办太详,尚须删节之。现因纂办全浙之诗,非朗斋不胜此任,已留彼在省,僦居城隍山。春间少病,近愈,已为开卷。浙中金石,杭州已得勒成,惟外府未就,亦无甚古者。今日谢藩台于藩署得晋永平甎,元署中亦得一凷,又于宁波得近永嘉甎一凷,反较石为古。近□元倡修湖上之四贤祠及嘉兴之暴书亭,皆将告成。西湖虽佳,但出城拘束,不能畅游,安得如明湖小沧浪可朝夕往来耶?率此奉致,并候近安,不具。小松先生足下,弟阮元顿首。四月廿四日上虞舟次。

考:是札收入《二家书札》,作于嘉庆二年(1797)四月二十四日,本年四月阮元试台州、宁波,月杪渡江回省。所云“河工事重,未克南来”,指隆六十年(1795)二月,黄易丧母,七月间归葬杭州,本拟嘉庆二年(1797)回杭起咨,然不果。《山左金石志》金志部分已于去岁刻成,此际阮元又将刻贞石志。又,朱文藻受阮元之聘,纂全浙之诗(即《两浙輶轩录》),赵魏、何梦华则协编《两浙金石志》,时杭州部分已经成稿。曝书亭之修建,阮元《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二收《修暴书亭成题之》。谢藩台即谢启昆,时在浙江按察使任上。

小松先生手启。前接手翰,并寄《小蓬莱阁金石》刻本,远谢□意,感慕感慕。本拟来杭,可以盘桓,今因李河帅奉留未果,未知明年秋冬间能相遇否也。《山左吉金志》刻成,以一帙奉寄。《贞石志》秋仲刻成再寄。元与张芑堂相商摹刻天一阁北宋《石鼓文》于府学,今已刻成一鼓,其精神意趣远胜芑堂家陆云中所刻,今以呈兄,俟刻全再以奉寄。浙中金石无古者,所遇寥寥,惟纂书刊书之兴远胜山左耳。两浙诗已录存三四千家,专托朗斋删定,颇成钜观。今乘尊使回东之便,肃此,并候□□,诸惟□□,不具。弟阮元顿首,六月六日。

外渊如、秬香二函乞为确交。又孔氏北宋《石鼓》拓本,事具于芑堂札中,兹不赘。

钤“阮伯元白笺”。

再启者。元摹《石鼓》事,系与张芑堂、江墨君、钱梅谿数君子及刻者吴厚生共商定者,□为补图,图用一小幅足矣,便中赐下,至感至感。元又白。

图中布置之地,须得西园光景,今以自置西园笺一幅呈览,得其大意可矣。

考:是札收入《二家书札》,作于嘉庆二年(1797)六月六日,阮元寄赠《山左金石志》吉金部分,贞石部分亦将于八月刻成。此际阮元又与张燕昌合作摹刻天一阁北宋《石鼓文》于杭州府学,本年八月刻竣,时已成一鼓,因作札倩黄易补小画一帧。所云西园,即浙江学署。阮元《致江凤彝》有云:“浙中金石之缘颇浅,近惟将杭郡之件勒成,《山左金石志》现在付刻,秋间即可奉寄。《吉金志》今以数帙先寄呈左右,浙中目录俟誊稿奉寄。元近用天一阁北宋《石鼓》拓本重摹十石,立之杭府学,其硾凿皆与一二友亲为之,精神气力远在芑堂所摹之上,已属小松为图,更乞大作之诗以纪其事。诗中惟序用浙中北宋本摹刻,仍置之浙学而已,其刻鼓惟言精审何神而已,万勿见推,切嘱切嘱。”〔12〕与此札可以参看。札中所及张燕昌弟子陆云中,海盐人;吴厚生,海盐人;江德地字墨君,江德量弟。皆一时善镌者。阮元《定香亭笔谈》卷四:“天下乐石以岐阳《石鼓文》为最古,《石鼓文》脱本以浙东天一阁所藏松雪斋北宋本为最古,海盐张芑堂燕昌曾双钩刻石于家。余细审天一阁本并参以明初诸本,属芑堂以油素书丹,被之十碣,命海盐吴厚生刻之,至于刀凿所施,运以意匠精神,形迹浑而愈全,则扬州江墨君德地所为也。刻既成,置之杭州郡庠明伦堂壁间,使诸生究心史籀古文者有所法焉。”〔13〕张燕昌双钩刻于家者,钱维乔《张芑堂摹刻〈石鼓文〉跋》云:“张子芑堂笃志金石,曩游太学,手拓《石鼓文》以归,其家僮能为摹刻于斋中,琴书鼎彝,俨然与三代法物相晤对,其风雅有足传矣。”〔14〕据札,知黄易回杭起咨不果,乃为河道总督李奉翰挽留。

前接手书,并蒙寄□□,如见□□,□颂奚如?迩闻□□补泇运两河,想政祉清淑,为颂。□□舟来任城,特将《山左金石志》□□寄上,又校订未经挖改之底本□□,此板存南无甚用,且不能应□□□求,故欲暂存□□,如有□□欲来刷发者,可以给之,或□□书头若干,尊处存其半以送人,留其半以付元入京送人。若无人愿刷者,则封存不如□,俟秋末家严船过任城付还可也。若其□□□,可将校本一,捡择其显然谬误□□□,碑字本有讹异者,原系照碑□□,□校者所及知也。渊如同年近在□□□,直道不容乃尔,乞便中将情节□□。两浙诗已将竣,如元今秋入京□□,赋闲也,奈何奈何。率此并□□□,□□不具。小松先生足下,弟元顿首。五月朔日。

再启□。□□人冒充舍弟带小儿入京监肄业□□□河帅暨□□□王礼思处告助沉舟之乏,此实奇事。□□□□小儿才十一岁,虽蒙□□□□,匪徒冒称,以致渎及,实为惭悚,专此告谢,仍乞便中于河帅、观察处剖析及之。以后如有河道往来,欲奉烦之处,非有印文、印帖者皆系虚冒,执之可也。弟元又顿首启。

考:此札收入《二家书札》。嘉庆三年(1798),黄易借补泇河、运河通判,本年九月,阮元任满入京,在南书房行走,次年兼署兵部左侍郎。札当作于本年五月一日,因有便船到济宁,阮元欲将《山左金石志》书板暂存黄易处。札称“两浙诗已将竣”,《两浙輶轩录》成书正在本年。再启一节,原散在别处,时有人冒称阮元之弟及长子常生,干渎河道总督、运河道台以及黄易,阮元札中及之,其称小儿才十一岁,即嘉庆三年,故缀本札之后。王礼思即王宗敬,济宁人,阮元督学山左时之门下士。

[清]阮元 致黄易札(第六通) 纸本

久隔□□,时深企想,比惟□□□□,□□增佳,近祺迪吉。濬防等事益著□□,□见伟绩鸿猷,上游愈资倚畀,□□忭颂惟殷。弟办理科试,已届三场,□□□□,俱各平宁,足慰□□。《山左金石志》刻成,兹送上一部,但(后阙)。

考:是札收入《二家书札》。据“《山左金石志》刻成,兹送上一部”之语,当为阮元致黄易者,然字似非出阮手。札中言及科试,当为乡试,故作于嘉庆三年(1798)八月。

猜你喜欢
阮元金石
西斋茶廊坐雨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新增编委介绍
赤子之心 金石留痕——记旅美华侨、金石名家汤成沅先生
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冷热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阮元学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