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妮 刘娜 王汝菲 李新东 杨光磊
(1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 (辽河油田总医院) 1心血管内科,辽宁 盘锦 124010;2病案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病变进展,易损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猝死,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参与了CH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尤其是血栓形成〔1,2〕。因此,无论是CHD的治疗还是预防,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减少血管栓塞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成为CHD和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药物〔3〕。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一些患者经过规范、足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后仍然发生血栓事件,因此有研究者提出阿司匹林抵抗(AR)〔4〕的概念。国外文献报道AR发生率为5.5%~56.8%〔5〕,AR发生时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1倍,死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3.5倍〔6〕。目前尚不清楚AR的发生机制,但可能与药物剂量、基因多态性、环氧化酶(COX)活性有关,国外有研究报道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COX活性有关〔7〕,因此通过检测动脉IMT或能预测AR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观察稳定性CHD患者AR的发生率,探讨A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稳定性CHD患者281例,年龄39~85岁,平均(71.86±8.6)岁,男183例,女98例。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CHD诊断标准〔7〕;②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个月;③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自愿接受相关检查。排除标准:①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明确禁忌证;②近1 w内使用氯吡格雷、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等影响血小板(PLT)功能的药物;③血红蛋白(Hb)<90 g/L;④PLT计数>450×109/L或PLT计数<100×109/L;⑤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出血倾向;⑥近1个月内外伤或手术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研究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稳定性CHD〔8〕: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AR〔5〕: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70%,且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PAG≥20%;仅满足上述一项,定义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上述两项均没有者定义为阿司匹林敏感(AS)。治疗方案〔9〕: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100 mg/片),1次/d,1片/次,每日清晨空腹口服。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规范治疗2 w后采集空腹静脉血8 ml,其中4 ml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静置10 min,3 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浆备用,以ADP(10 μmol/L)和AA(0.5 μmol/L)为诱导,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PAG;另外4 ml用普通采血管采集,静置10 min,3 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清备用,采用日立HITACH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血肌酐(Cr)、Hb、PLT。
1.4CIMT测量〔10〕使用美国惠普公司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P-IE33),探头频率7~12 MHz。检测时嘱患者平卧位,双肩垫枕,头上仰充分暴露颈部皮肤,探头从颈动脉锁骨上部开始,沿颈总动脉探查直至颈动脉分叉处,测量分叉处前1 cm处IMT,并取左右两侧颈总动脉测量平均值。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整体+分割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有关指标的预测诊断价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2.1一般情况 281例患者中有31例(11.03%)发生AR,52例(18.51%)为ASR,其余198例(70.46%)为AS。据此将患者分为AR组、ASR组和AS组,AR组ADP-PAG、AA-PAG、TC、LDL-C、FPG、CIMT均显著高于AS组(均P<0.05),ASR组ADP-PAG、TC、FPG、CIMT均显著高于AS组(均P<0.05),AR组AA-PAG显著高于ASR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与AS组相比:1)P<0.05;与ASR组相比:2)P<0.05
2.2多因素综合分析 以AR状况为应变量,赋值:1=有AR(AR组),0=非AR(ASR组和AS组)。以前述单因素分析(表1)中P<0.10的指标/因素为自变量,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另外,考虑到PLT与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关系,将PLT也纳入分析。此外,为提高统计效率使回归结果清晰,将原为连续变量的指标资料,按对应的3组总均值(适当取整)转化成两分类变量,各变量赋值见表2。回归过程采用后退法进行自变量的选择和剔除,设定α退出=0.05。回归结果:共有LDL-C、FPG、PLT及CIMT等4个变量被保留进入回归方程(P<0.05)。提示:LDL-C升高、FPG升高、PLT升高、CIMT升高均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见表2。
2.3ROC曲线分析 以本研究资料为样本(以AR组为阳性样本,其他两组为阴性样本),将CIMT指标及多因素分析获知的另3个危险因素/指标(LDL-C、FPG、PLT)进行ROC曲线分析,判断其预测AR发生的诊断价值。各因素/指标分别划分为6~8个组段,分别建立ROC曲线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见表3,ROC曲线见图1。由分析结果知:4个指标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CIMT的预测价值较高,其曲线下面积(AUC)接近0.8、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在0.7以上。
表3 LDL-C、FPG、PLT及CIMT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图1 CIMT及LDL-C、FPG、PLT的ROC曲线分析
阿司匹林自面世以来已经有100余年,最初仅用于解热、镇痛和消炎,后来发现其能够不可逆地灭活PLT内的COX,抑制血栓素(TX)A2的合成,拮抗PLT活化和聚集作用,使各类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降低25%,因而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2005年的专家共识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100 mg/d〔9〕,然而随访数据显示,及时接受规范的阿司匹林治疗,仍有10%~20%的患者发生血栓事件〔12〕,因而有学者提出AR。目前关于AR的概念尚无统一定论,一般分为临床AR和生化AR,临床AR指规律服药后不能减少或避免血栓性并发症〔13〕,生化AR指服药后实验室指标不能达到预期的抑制PLT聚集的作用〔14〕,大部分情况下采用实验室检测指标判断是否存在AR。研究显示心脏病合并AR的患者复发心脏病、脑卒中、死亡的概率是AS患者的3倍〔15〕。本研究结果AR发生率与Urbanowicz等〔5〕研究结果一致。
AR与LDL-C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但有许多研究显示吸烟、高TC血症等病理状态会增加AR的发生风险〔16〕,梁辉等〔17〕认为高脂血症患者PLT处于高促凝状态,COX-2升高引起PLT聚集,导致AR发生。高血糖或糖尿病与AR的关系,与PLT糖蛋白受体活性改变及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有关,高血糖导致PLT膜蛋白糖基化,进而竞争性抑制阿司匹林对膜蛋白的乙酰化,削弱阿司匹林抑制PLT的作用〔18,19〕。本研究中所有患者PLT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研究结果显示PLT增高同样是AR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PLT增加可能导致阿司匹林剂量相对不同,导致PLT聚集率抑制力降低。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CIMT也是AR的危险因素,CIMT是指内膜到中膜、外膜交界处的垂直距离,因检查方便、无创而被广泛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CIMT与AR的关系可能与COX的同工酶有关,在人体内存在两种COX同工酶,血小板中只有COX-1,一旦被抑制则不可恢复直至PLT生命周期结束,而人体内还有一种COX-2,广泛存在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阿司匹林对COX-2的抑制仅为COX-1的1%〔19〕,且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均可重新合成COX-2,因此阿司匹林对COX-2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内皮细胞中COX-2表达水平增加,COX-2竞争性与阿司匹林结合,占用COX-1与阿司匹林结合发挥作用的机会,导致AR的发生〔20〕。因此,在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时,除了要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监测PLT数量外,还应及时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必要时与COX-2抑制剂联合使用,避免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更加有效、彻底预防血栓事件。
CIMT、LDL-C、FPG、PLT,尤其CIMT均有一定的对于AR发生的预测价值。此类病人离院后康复期间,一般关注的多是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的出血性倾向,而较少注意到AR。因此,临床医师通过监测CIMT等指标的状况对病人做针对性的医嘱,对有效预防或早期发现AR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LDL-C、FPG、PLT、CIMT是影响AR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要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监测血小板、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