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14年来,苏州市探索“地方指导”课程教研职能,在复杂境脉中解决问题,努力做有顶层设计的技术引领、辅助区域行政推进,保障学校课程实施。同时,提出理论主张,炼制实践范型,形成系列成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深度研发
【作者简介】徐燕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副校长(江苏苏州215000)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精选本栏目学术支持:中国教育学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轮课改的新设课程。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师资零起步、管理标准模糊、实践范型缺失到相对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极大考验了学校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与实践智慧。
课程改革要追求课程能效的最大化传递:国家的文本课程——学校的知觉课程——教师的运作课程——学生的经验课程。本成果着重在苏州市域层面,为中小学规范、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践建构。成果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学习科学、课程论为基础,立足课堂,依托学校,借力区域,形成了苏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操作范式。该项成果主要有如下特征:
1.关注“学习”,立意“课程”。以实践育人为理念,注重学习生态和学习效能,实现了从目标、内容、组织到评价的综合性建设。
2.研发技术,专业指导。从课程论、学习科学视角出发进行理性思考,提炼了实践经验,形成了技术性成果。辅助学校,指导教师,突破了课程实施瓶颈。
3.政策推进,规范管理。明确了课程管理的市级标准,促进了课程的规范实施。
4.学科跨界,开放互动。指向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探索跨学科学习。联合社会力量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明确“经验性课程”性质,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基准。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明确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课程”,学习实践与教学指导的核心要义在于“建构经验”。
经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事实起点,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必要媒介,是提升核心素养的载体。在具体的学与教中,要整体关注感知性经验、间接性经验、程序性经验和建构性经验;强调融于生活境脉的学习文化,注重实践、亲历、体验、提炼;强调活动内容开放、活动过程亲历、实践方式的活化;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实践中“学”,思辨中“学”,自主中“学”。课程性质集中表述为:高仿真境脉中的现实任务;具有足够复杂性的任务条件;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涵育核心素养而不强求知识的结构性;课程开设遵循国家课程法规。
2.结构性开发课程资源,解决素材、管理、师资启动难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在于“课程资源”。我们破解了“教师教教材+课程无教材——课程难落地”的死循环,变“教材”为可供灵活组配选用的“学材”,以课程资源开发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管理标准、师资专业化培养与学生活动素材开发并重,“一绳三线”结构化推進。
我们提出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系统构建”准则,即“课程资源”是一股综合力量,支撑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素关联”是一种结构原则,整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苏州风格”是一种草根探索,持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提出了理实兼备、综合均衡、地方指导等课程资源开发原则,提出了“内容资源—境脉任务一学力目标一案例结构”一般性开发策略,指导从教育意义迁移发掘地域、校本、师本、生本特色资源,有效组织“学材”。通过教研倒逼学校组建课程开发工作链,明确管理职责。以业务评优圈定种子教师,形成基础力量。手把手指导学校和教师做好具体实践案例,激发成就感。任务驱动培训让教师从“教教材”到“组学材”,逐步专业化。全市自创活动素材数千套,覆盖所有县域。
3.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师资团队,抓住课程落地关键问题。
我们在全国较早提出了结构化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在国家课程框架内落实“课程研发最后一公里”,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基本标准涉及活动设计、教学指导、学习评价多方面,即主题设计网络化(设计三化:主题拓展宽泛化+活动结构逻辑化+系列设计图谱化)、课堂指导综合化(评课八条:主题拓展科学合理+学生实践自主有效+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方法指导适时恰当+资料积累细致翔实+各类经验整合渗透+师生关系自然融洽+教学风格特色鲜明)、教学评价理性化(评价三析:结构分析+视点评析+状态判析)。我们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多源兼职(多种学科专业+多段年龄教龄+多类性格特长)和专职培养的操作办法,辅助学校搭建项目实践平台,培养优秀教师。
4.提炼教学设计与活动指导基本模型,让课程教学有基准。
经验课程基于学情,难有统一模板,兼职教师则需要成熟技术支撑和学习样板。我们下水实践,公开示范,积累了大量成熟课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四类教学模型——实证研究型、课题研究型、项目研究型、行动研究型。
5.确立课程管理规范,形成区域推进机制。
课程启动和常态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初始阶段,课程实施整体环境建设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课程管理讲求理顺关系、督管到位,追求效益最大化。教科、教研部门必须承担起“课程资源中心”的职责,技术引路,专业助力。我们认为,“促启动、督常态、导规范、创特色、出人才、搞活动、大展示”不失为课程推进的有效策略。
我们提出了课程管理“334”结构: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实施环境、制度建设、活动指导3个维度,行政、教研、学校、教师四位一体,多主体、多层次、均衡性、渐进性联动推进课程。苏州市教育局开通了综合实践职称评定通道,稳定了教师队伍,激发了课程研发的动力。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明确指标与权重,保证课程的规范实施。编制了课程实施系列制度,为基层实践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其中,校本化管理操作建议务实简练,深受基层学校欢迎。
做有深度的实践,行接地气的思考。我们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性探索,优化了学生学习方式,在专业创新上呈现出多个亮点。
1.提出“境脉学习”理论主张和实践范型,强化“用中学”。
“境脉学习”来自于教育经验的炼制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境脉学习是一种基于境脉主义哲学观和全域学习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范式,讲求在实践境遇中学习、用批判性思维理性解决现实生活具体问题,是一种适用于课程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模式。境脉学习倡导认知有“我”、实践有“根”、成长有“道”,以“事”为境,以“序”为脉,从本源把握学习,聚内核参悟生活,博观约取,学以致用,事中磨炼,以术致道。主要采用“用中學”综合性学习方式,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要义在于激发学习者的综合性学习行为,建构独特而有效的自我调控学习机制。
以苏州市平江中学校的课改探索为例,我们凝练了“境脉学习”实践范型——“学习六对话”策略:学习目标:“跨界·思维”以术致道,认知过程有序化,实现学习活动与思维发展的境脉对话;学习生态:“导生制共同学习”,学生差异资源化,实现认知成长与身份发展的境脉对话;学习技术:“图谱作业”工具辅助,学习理解结构化,实现学习内容与认知结构的境脉对话;学习设计:落实“单元教学设计”,素养涵育系统化,实现教师教研与学生学习的境脉对话;学习评价:“学教融评”学以致用,反馈系统即时化,实现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的境脉对话;学习场景:级部“学团”跨界风采,理解共享多元化,实现学习环境与文化传承的对话。
2.研究表现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成果展示评鉴学习效果。
我们认为,表现性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适宜的评价方式。为此,我们分析了课程特质及教育目标,解析了价值取向与评价特质,确立了能力指标和操作原则,从而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的定位与实施建议。
实施表现性评价必须遵循公平和同等的原则、信度和效度的原则、程序和规范的原则,操作流程为“明确教育目标一细化教学目标一确定能力目标一编制评价量表一编写操作手册一实施评价一出示评价报告单”。我们提出了表现性评价多样类型,如任务综合评价型、师生关系评价型、教与学关系评价型、课程标准共生型等,各类型适配不同境脉和学习要求。同时,开发了表现性评价工具并辅以案例,提出了聚类性、分类性、常模参照性三种开发模式,主张评价工具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和“学”双向互动,倡导学教融评。
我们还关注到学习生态,组织教师进行课堂学习观察课例研究,从经验到实证,引入了量化研究评鉴学习效果。如何分解学力培养目标,如何设计境脉任务,如何将学生表现性行为分级,如何编制量表、撰写课堂观察报告,这些都是表现性评价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课堂学习观察和卷入式研修将表现性评价落地。
3.优化学习方式,探索跨学科学习。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探索了“研究性学习+”,认知求“有我”,成长求“有道”,将学习方式的优化向学科课程内部拓展。同时,探索主题式跨学科学习,学习实践求“有根”,为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学科根基。
跨学科学习模糊了学科边界,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深度融通。学知识、练思维、用方法、选工具、配策略、组资源、找伙伴、解难题,跨界联结、境脉迁移、学以致用。实际操作中,我们结合学情设计主题综合型学习,自然糅合了学生各科学习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出一个个相对宽泛的学习主题,跨界关联知识概念、操作技能和生活运用,此为学科统整式课程;我们也依据教师专长,在某学科知识领域进行深度拓展,形成学科知识在生活境脉中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迁移,此为概念理解式课程;我们还可以完全结合现实“事境”,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或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有序观察、实地考察、现象透视、逻辑推演等学术方法解决当前问题,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应对生活,形成全面分析、严谨求实的思维方式,此为生活指导式课程;我们或以作品物化成型为导向,经历创意一设计一选材一制作一美化一游戏等环节,培养工程技术思维,此为类STEAM课程。
这些课程类型汇集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跨界·思维”课程。动态跟踪显示,学生学习热情明显高涨,同时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效果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
4.拓展时空走向社会,实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化。
社会实践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会教育内容的基础模块,但存在“短板”:学校教育无社会实践资源,校外活动无专业课程设计,活动体验往往流于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我们前瞻性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通与对接,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围墙”。
我们联合社会教育共同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所参与项目被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评为“苏州十大民心工程”。为了实现青少年社会实践课程化,我们为全市112家公益性体验站开发了12大类、300多个社会实践专业课程,丰富了学生课余和寒暑假生活。
责任编辑 施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