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价值导向,能对人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小事着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低龄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以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6~10岁的低龄儿童,行为习惯还没有固定下来,所以这個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坏习惯会阻碍学习进步,好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慢慢累积而成,低年级学生自主性较差,因此,教师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十分重要。
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小学时期的学习是人生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尚小,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行为习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在各方面表现突出,如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学习努力认真等,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成为一个优秀人才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十分重要,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1.注重言传身教的力量
学校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中坚力量,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深深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不要只注重教授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言传身教是新课程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言传是教师用语言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这是传统教育里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因其感染力较低,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方面不适合单独使用;身教是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事情教师先做出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会主动去模仿,从内心认可教师的行为。将这两种互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受用。例如:教师告诉学生要讲礼貌,只是言传教育力度不够,教师要以身示范,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教学中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见面主动打招呼,带动学生一起践行,学生才知道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2.利用班级氛围的熏染作用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别人,因此,要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教师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时,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鼓励每一个人都端正坐好,多表扬课堂纪律好的学生,对纪律不好的学生不要急于批评,学生都喜欢得到表扬,教师要利用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影响纪律不好的学生,学生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用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
3.引入竞争机制
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漫长且又复杂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教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将作业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的学生评为“作业小达人”,让学生通过竞争,高效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利用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力量深深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能主动参与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来,积极配合教师,会有效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例如: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多带学生探望老人,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意识;督促学生经常洗澡、修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家长要多与教师沟通,从教师的反馈中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以身作则,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多尽一份力。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很强,行为习惯易受到影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个阶段十分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全面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与家长共同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多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出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车驰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J].学周刊,2019,5(5):145-146.
[2]袁丽敏.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智慧,2018(31):37.
[3]车驰明,郑彩玲.同伴互助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J].学周刊,2019,6(6):140-141.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