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
摘 要: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培养,同时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健康成长。对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整合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整合与发展
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人文素养的同步成长。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热情
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缺少感情的教学工作,无法将教育工作所必须要具有的人文性充分体现出来。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眼中教师的能力是无人可以超越的,他们会对教师的言行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职业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完善自己的言行和人格修养,将这些视作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不断影响。在这样的教学中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对学生也实现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师要保持童心
小学教育中,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以此作为思考问题的指导。从思想上让学生亲近教师,拉近距离,强化情趣。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学生的言行举止,从心理上与学生成为朋友。
(三)改变传统学生观
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给予足够的尊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教学定位,从知识点的传授者变成引导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向所有学生,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也能够健康发展。
二、扎实突出识字、写字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记忆、阅读的黄金时期,学生在此阶段更是人格,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学生进行扎实的知识累计获得,可以说无捷径可以走。阅读过程中大量的阅读需要以识字为基础,在现阶段的课程教材内容搭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强调多认少写,尽量为学生的阅读、广泛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腾挪出更多的有效时间。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能有效地深化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在识别汉字教学的时候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不断地深化教学有效性,使教学效率有提高。
教师在识字教学活动开设之前,先要通过分解字形、反复认读的方式达到练习的目的,以在引导学生识别字方法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识别字的规律,深化学生的识别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引入,在识别字教学的时候,能更好地深化自身的体验,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在汉字学习的同时,了解到其中的深意。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柳树”的“柳”字,学生能在教学中通过实物联系的方式,联想“柳”字的右边就如同柳树长出的长长枝条,“弯”就如同曲折的山路等,教师使用此类方式能突出汉字的主体性;又如,小组合作识别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解读,鼓励学生深刻的感受汉字表意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教师不要将汉字看成是死板的抽象符号,其实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就要传承一种文化,一个汉字是一种文化意识的终极体现,教学中若能将识别汉字扩宽到生活领域内,能在认知广告牌,收集商标的过程中识别汉字、认知姓名、学生便会对中国汉语言文化有新的感悟和认知,这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积极的影响。
三、拓展阅读领域,让学生大量开展阅读
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内容学习的时候若没有对应的较大阅读量支撑,识字教学的任务就较难达成,教材中安排的课内阅读,不但能为大量的识字教学提供较好的语言环境,更是学生认知能力获得发展的前提保障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各类教学方式,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使得学生能形成较好的语言感。
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内容,譬如带领学生阅读《孔融让梨》让学生学会兄友弟恭;带领学生阅读《游子吟》,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带领学生学习《孟母三迁》,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经过大量累积后能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文字阅读形成较好的文学修养,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打下基础,也能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受到人文熏陶,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调整,最大限度地与学生融合到一起,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给予同等的重视,做好两种素养的整合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參考文献:
[1]黄彩霞.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7):12-13.
[2]寇芸.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2(12):46-47.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