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云
摘 要: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基本都是在初中时期开设的,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也就意味着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在渐渐形成。众所周知,初中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大部分学校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忽略了与生活相结合,学生不能很好地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概述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道德与法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我国也渐渐步入了道德法治国家。同时我国也渐渐开始了对下一代新人道德与法治思想的培养,初中是学生形成道德与法治思想的最好时期。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本文将以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为问题提出几点方法及措施。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一)积极开展生活化第二课堂活动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教学时更加注重课本知识,而不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素养形成,更是有些学校会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从不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背景进行教学。这明显违背了教学的最初目的,在学生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的个性以及素养得不到提高与发展,影响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但這也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失败的,只要通过改革,还是会焕然一新的。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时,积极地开展有关生活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也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的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这一节内容进行介绍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在成长中保持友谊这一话题,并且让学生就这一话题结合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介绍和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引导,不断地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精化,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进而达到以生活化模式教育学生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道德与法治竞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参加,这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一个争强好胜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对处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进行利用,让学生在竞赛中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巩固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基础。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充实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单靠学生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加以引导,但是引导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去迎合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思考过后得到答案,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因此,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主动投入学习中。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的《师生情谊》这一节进行讲述时,就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生活化的运用,使学生了解到书本中所讲述的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事例并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就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教师运用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还原了课本中的知识点,而且让学生深刻地记住了教材中的知识点,这对学生日后的道德法治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巩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布置课后作业这一教学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回想起课堂中学过的知识,但是放眼于当今的教育界,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大部分都是书面作业,并没有将作业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因此,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布置一些有关生活的课后作业,以期让学生真正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学习内容的作用。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亲情之爱》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介绍时,就可以布置一些“让孩子帮父母洗脚”或者“和家长进行聊天”等作业,以此来让学生自己对亲情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过布置这样的生活化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和家人多多接触,加深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成长,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教材中的知识并不是死的,是处处都会存在的。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迎合新课标的改革,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出更新,用另一种教学模式交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课本的知识,在课本的知识中联想到生活,让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形成道德与法治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标(中学),2016(10):73.
[2]吴宁.校企合作背景下思政课道德与法治一体化教学的方向与建构[J].当代职业教育,2015(8):67-69.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