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摘 要: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的国画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我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国的国画深刻地表现出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对中学国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学美术有关国画教育的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学国画教学;中学美术;教育方式
我国的国画大部分都是以历史作为素材,所以,在理解国画时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紧扣历史的背景。目前的社会发展,西方的艺术变得比较流行,年轻人对西方油画比较喜欢,事实上,我国的国画和西方的油画是有着同样的艺术魅力的。在中学美术的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树立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精神。
一、中学国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画文化和艺术底蕴非常丰富,在我国有的国画大师一生只研究和绘制一种事物,例如:徐悲鸿先生的骏马;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虾;张大千先生笔下的荷花等,国画艺术大师的艺术素养和能力是现代艺术家无法媲美的。现在的中学美术专业的学生只对要参与考试的类型进行学习,教师也只对学生进行绘画技巧的教学,使得学生缺乏对艺术的修养和鉴赏能力,对于我国国画的相关知识知道的很少,对我国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也知道的很少,中学生对我国国画知识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美术课本上插图的简单欣赏,我国的国画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缺乏艺术素养和内涵。因为我国对国画的教育比较落后,所以中学生没有国画学习的基础。我国的国画主要以意境为主,一幅国画讲述的是画以外所想表达的意境,我国中学美术的教育体系则是运用了西方油画的方式,主要的教育变成了写实而不是写意,我国国画艺术深远,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学习绘画技巧,而是要理解、体会画面以外的艺术底蕴和素养[1]。长此以往,我国的国画艺术大师将慢慢消失在现代。
二、中学美术有关国画教育的方式
(一)合理安排国画教育的课程
我国国画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国画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学校要合理地安排国画教育的课时,不能因为其他课程的紧张而占用国画教育的课程,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学习国画艺术,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教师在中学美术课上进行国画教学时要注重对艺术精髓的教育,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国画。
(二)增强国画意识
中学生对国画的了解基本处于陌生的阶段,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能够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并且兴趣是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让学生对国画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增强对国画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对中学美术课中的《獨树一帜中国画》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准备好做中国画需要的工具材料:笔、墨、纸、砚。首先问问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听听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对的给予表扬,不对的给予纠正,然后进入教课的主题,给学生讲解中国画的概念,带领学生一起追溯《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历史,利用多媒体投影和学生一起欣赏早期历史的壁画、图片、卷轴等的图文资料,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教会学生鉴赏国画的方法,首先直观地对国画进行分析,知道画上画的是什么,再带领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幅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创作的背景,再教学生领会这幅国画所要表达的意境,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通过对国画的直观欣赏和意境的领会,能够增加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让学生慢慢产生兴趣,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做基础。
(三)充分了解绘画艺术
在我国的国画艺术环境中,大对数的中学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国画艺术有足够的了解,缺少鉴赏的能力,在中学美术的课堂上教师在对国画进行教育时,要把握对艺术渲染的力度,不要将艺术教育中带进浮夸的风气[2],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要从国画中找到能让学生学习的品质并体会到国画艺术的境界。
例如:南宋吴炳绘制的《出水芙蓉图》就在体现精湛笔工的同时还体现出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的品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直观地和学生一起进行鉴赏,然后根据作者创作的背景和历史,主要向学生介绍这幅国画想要表达的意境,让学生了解到画家的境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这幅国画想要表达的意境。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完这幅《出水芙蓉图》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笔、墨、纸、砚画出自己心中的荷花,让学生了解到国画精髓的同时动手画一画,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对国画的教育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将我国的国画艺术发扬光大。
我国对中学生有关国画教育的太多,这需要中学教师改变教学的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式,让中学生对我国国画有更深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对中学生国画教育的教学质量,在中学开展专业化的课程,让我国瑰宝更长久发展,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我国国画的文化魅力,让学生为中华民族的艺术感到骄傲,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葛亚婷.中学美术有关国画教学的尝试[J].才智,2018(17):2.
[2]刘嫔.初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45-146.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