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兰
摘 要: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之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每一位教育者值得探究深思的问题,而读写结合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通过课程整合,拓展读写结合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读写
所谓“整合”就是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凝聚作用而形成的使若干相关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体。而“课程整合则是指分化了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要强化语文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简单来说,课程整合就是通过重组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发与之相关并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外资源,从而使教学内容完整,优化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整合课内知识,强化主题训练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老师可以将许多阅读主题与写作进行整理,使其达成一致性,但也有一部分课后写作内容与阅读内容关联性不强,无法形成整体性。在当下的语文教材中,阅读与写作分配明显不成比例,一个单元三四篇的阅读篇目,老师留下指导写作的时间却明显少,基于此,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显得很有必要,这就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针对一个主题采取重组教材的方式进行主题式训练,这样老师指导写作时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学生进行写作时也不至于无法可依,实现了课内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整合课内资源进行主题训练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把内容相同的课文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主题,然后教学中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出系列语文学习活动。一种是把写作手法相同的课文组合成一个主题,选取典型的段落进行读写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教材的重组来实现,并能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在不同的主题中寻找到合适的读写结合点,创造出读写主题,使读写训练更有针对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整合课外资源,优化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拓展课外资源对语文学习来说作用很大。这些资源首先要有针对性,围绕学情来选择;其次要有及时性,这些资源有时是为实现读写结合所做出的铺垫,有时是为了强化阅读中一个写作方法而提供的练笔,是老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而进行的有效资源整合,整合课外的资源不但能有效地发挥读写结合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学习《推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推敲”的内涵,并且能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时会进行推敲,老师可以整合课外资源中“推敲”的诗词典型例子。
三、整合生活资源,创设情境
整合学生的生活,让课文内容、读写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发生某种关联,为学生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学回归生活,呼吁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创造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整合将课堂与学生联结起来,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出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语言得到实践训练,使其思维处于活跃化的状态,更好地把生活和學习融为一个整体。
比如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描写“桂花还是故乡的香”,作者在这里借助“桂花”这一事物,用“……还是故乡……”句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握文中的这一典型句式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老师设置情境如下情境:
(板书: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这句话,并把它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展开联想,假如有一天你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你会说什么?请依照这个句子“……还是故乡……”,再写上三句。
学生思考片刻开始写作。
出现在学生笔下的事物种类多样,不一而足:
“茶还是故乡的浓。”
“杏还是故乡的红。”
“月还是故乡的明。”
“苹果还是故乡的甜。”
“水还是故乡的清。”
“鱼还是故乡的肥。”
“山还是故乡的秀。”
“人还是故乡的亲。”
……
在这里,我们发现老师用敏锐的眼光、独到的文本解读角度,发现并找到了文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句子“桂花还是故乡的香”,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出了一个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通过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体味到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热爱故乡的情感。老师知道作者的家乡有“桂花”,而学生的故乡却有丰富的事物,让学生借助这一句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样的读写结合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学生的精彩句子也表明这一句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中。
总之,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促进阅读与写作关联的一座桥梁,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读写结合有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生龙.读写结合,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6(11).
[2]樊裔华.读写结合:儿童生活与文本知识的精神相遇[J].江苏教育研究,2012(4).
[3]郝玉梅.把“写”落到实处[J].小学教学设计,2011(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