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李红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集中管理模式的应用使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安全管理成为其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重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1月~2017年7月应用安全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7月~2017年1月未应用安全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此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共31人,男6名,女25名;年龄23~45(30.58±5.12)岁;工龄3~11(6.12±1.56)年;主管护师5名,护师15名,护士11名。以上人员于知情同意下参加研究,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纳入标准:依据我国卫生部门对于相关感染制度、消毒操作规范药物,监测人员为我科感染控制工作人员,并经感染管理专科培训合格。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集中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管理模式:①分层级培训:进行针对性层级培训,对于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医务人员以科研为教学提升其素质培训,经验少、资历浅人员接受专业知识,基础操作培训,定时对医务人员行培训考核。②程序化管理:根据本院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医务人员需遵循此项流程,相关管理人员每日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力度。③风险防范:对于不同医疗器械及操作步骤执行有效科学的防范措施,对于工作中易出现的错误与疏漏的环节,于显而易见的地方粘贴明显标识,用各种颜色重点标识,对医务人员起警示作用。
附表 对比两组干预质量评分(分/±s)
附表 对比两组干预质量评分(分/±s)
组别(n=31) 消毒灭菌流程 抗菌药物监管 医院感染检测 医疗废料管理 护理文书记录对照组 4.10±1.08 3.97±0.79 3.18±0.95 4.81±1.15 4.78±0.69观察组 7.50±1.60 8.06±1.39 8.21±1.45 7.81±1.30 8.34±1.06
1.3 观察指标 对比干预期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依据我院相关管理制度,自制干预质量评分量表,包括消毒灭菌流程、抗菌药物监管、医院感染检测等5项,分数越高则该项干预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x2值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职业暴露 对照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1例,职业暴露发生率35.48%(11/31)高于观察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3例,职业暴露发生率9.68%(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质量评分 对照组消毒灭菌流程、抗菌药物监管、医院感染检测、医疗废料管理、护理文书记录等干预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消毒供应中心身为一个独立科室,是医院内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与患者器械使用安全、用药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1]。若不加强安全管理干预,使流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将会加重医院感染几率,威胁患者及医务人员生命健康。
本文探讨了安全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数据如下,对照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消毒灭菌流程、抗菌药物监管、护理文书记录等干预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结果与朱永红[2]研究一致。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相关操作知识直观解析,加强低年资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内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杜绝主观判断操作,培养医务人员良好操作习惯,提高其行为规范依从性,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考核,评价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制度、流程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以此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科室管理质量。应用循证手段,从根源扼杀问题所在,合理运用标识警示,使医务人员长久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有效干预加强医务人员自身服务素质,提高其风险意识,对自身管理水平加以提升,将被动工作意识转变为主动,进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整体干预质量。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安全管理模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