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中医院(475200)张孝光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脑实质非外伤性出血,是脑出血的常见病因。HICH一直是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1]。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HICH主要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术、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等。随着研究的进展,血肿穿刺引流术因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开展了体位引流对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4月~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为39~71岁,平均年龄为(49.58±7.66)岁;入院时收缩压为133~171mmHg,平均收缩压为(156.48±15.48)mmHg;GCS评分为8~10分,平均评分为(9.33±1.05)分;出血量为40~60ml,平均出血量为(55.01±9.66)ml。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0.21±7.44)岁;入院时收缩压为132~170mmHg,平均收缩压为(155.69±16.11)mmHg;GCS评分为8~10分,平均评分为(9.42±1.11)分;出血量为40~62ml,平均出血量为(55.24±9.15)ml。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术后3d、5d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引流管存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s)
附表 术后3d、5d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引流管存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总住院时间(d)分组 术后3d血肿清除率(%)术后5d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ml)引流管存留时间(d)观察组(n=44) 91.19±4.77* 94.16±4.18* 43.26±5.87* 4.56±0.48* 8.61±0.56*对照组(n=44) 87.18±6.38 89.37±5.24 53.38±6.11 5.98±0.47 9.98±0.82
1.2 方法 手术方法:局麻。根据CT定位,确定患者患侧OM线上最大血肿层面和正中线旁开1.5cm为交点,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头皮,颅骨三棱锥快速锥开颅骨外板,探针感受脑膜张力,硬膜穿刺针刺破硬脑膜,12F软管进入颅内血肿底部,采取5ml注射器抽出暗红色血液,注入2万~4万U尿激酶,夹闭引流管,常规引流,结束手术。手术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体位引流。引流方法: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患者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采取左侧卧位,反之亦然。对照组:常规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2]。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观察组术后3d血肿清除率、术后5d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量、引流管存留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高发年龄是50~70岁,而且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往往会造成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等使得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3]。患者需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术后引流是常规操作方式。常规的引流方式是手术后,患者取仰卧位,尽量减少搬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d血肿清除率、术后5d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量、引流管存留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体位变化,使得尿激酶和血肿充分接触,溶解血凝块,可以达到促进引流的效果。体位引流术及早清除血肿,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已有研究表明,手术时机对脑出血的临床预后影响明显,超早期手术能够限制血肿的毒性作用,改善对正常脑组织的机械压迫情况,清除大量血肿,防止血管源性水肿的演变,降低了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
总之,体位引流对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效果明显,能够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周围水肿量、引流管存留时间,缩短总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