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应用腹部超声的价值分析

2019-10-16 23:28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三人民医院467000王晓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积气坏死性平片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三人民医院(467000)王晓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重症胃肠道疾病,该病的病情发展较快、发病较急,早期的诊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了70例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分析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与病情评估中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70例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患儿37例,女患儿33例,患儿年龄2~29天,平均(14.72±3.36)天。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治疗;采用多普勒超声仪对患儿进行检测:让患儿采取仰卧位,利用腹部多切面扫描检查患儿腹腔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最主要观察患儿的肠壁情况,监测患儿肠壁是否出现了回声与外在形状;若肠壁黏膜下出现了散在点状或颗粒状的气体回声,浆膜下出现了线状或短条状高回声,则考虑患儿的肠壁积气情况;在检查患儿门静脉是否存在积其情况中,若门静脉主干或分支中出现串珠状或气泡状的高回声光电,或是在肝实质门静脉分支中出现条片状高回声区,则需要考虑门静脉积气的情况。在对患儿进行腹部的纵向与横向检查过程中,需要采用加压探头来进行检查,准确判断积气的存在部位,避免出现积气假象情况的发生。

附表 患儿检查结果对比[n(%)]

1.3 评定标准 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肠壁增厚、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以及腹腔积液中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X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s)的检验手段,P<0.05表示两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中,通过不同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后;两种检查方式在肠壁增厚中的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超声检查中,其在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中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

3 讨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早期的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往往导致部分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了病情,使得死亡率有所增高。在早期的临床诊断中,主要采用了腹部超声与腹部X线平片进行检查[1];其中,腹部X线平片能够通过声像图观察患儿疾病的特点,征象主要包含了肠道僵直、狭窄、结肠里气体以及管状样的小肠充气扩张等;而这些征象与肠梗塞的情况相似,在临床诊断中缺乏了特异性,从而使得临床诊断准确率有所降低;因此,腹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腹部超声探头的分辨率较高,其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患儿门静脉、腹腔以及肠壁等结构的声像图,准确判断出患儿的疾病征象;同时,腹部X线平片虽然能够发现肠壁积气、肠壁增厚以及门静脉积气的情况,但腹部超声的敏感性更高,对于患儿肠道与其相邻组织的变化评估更加准确,能够有效分辨液体回声的强度,且能够对于肠道蠕动功能进行评估,更加有助于患儿的诊疗工作[2]。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两种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后;腹部超声与X线平片在肠壁增厚中的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而在肠壁积气与门静脉积气中,腹部超声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腹部超声能够检查出患儿腹腔积液的情况,从而为后期的诊治工作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综上所述,相比于X线平片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疾病的检出率,同时也能够多次复查确诊患儿,提高患儿的病情监测程度,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积气坏死性平片
克罗恩肠病伴肝内门静脉及肝静脉一过性积气一例
管道积气对泵组振动的影响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陶埙发音原理解析
超声诊断小儿门静脉积气1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