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蓉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培养小学生良好文学素养方面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对阅读教学中的主题阅读这种形式进行探究,借此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89-01
主题阅读,顾名思义,即针对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多篇语文课文的阅读练习,进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触类旁通、以一带多的阅读效果,既是一种科学阅读的教学方法, 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效率,改善阅读教学面貌,让学生享受别有一番滋味的语文课堂。而以下,便是对该方式进行应用的一些策略与实践。
一、抓好主题,感知异同
主题教学重在“主题”二字,要想将主题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就要优先抓好主题,明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主题进行确定,并通过主题将教材阅读内容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题材的阅读方法。如,在教学《羿射九日》这篇神话故事之后,我立即为学生补充另外两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同属于神话故事,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很多的共性特征。这些共性存在正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感知神话故事特质的重要抓手。在主题确定之后,我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他们进行了分组,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几篇文章展开阅读,并找出它们之间都有哪些联系,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异同。显然,主题的确定将这三篇文本联系到了一起,在统整的过程中,學生学习了如何有效、有序地整理零散的碎片信息,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感知具有重要作用。
二、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丰富的阅读能够直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积累,并有利于学生对其进行内化和吸收,这对于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阅读能力地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主题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有着很强的迁移性,因此在主题阅读课中,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广泛阅读与厚积薄发,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大胆的分享与交流,从而实现对阅读以及主题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广泛阅读是基于课文内容之外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所确定的主题所展开了一种广泛性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以“寓言故事”的主题的阅读教学为例,该主题的确定是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开的,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课下的搜集和阅读,而教学的重点则是学生的自主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开展了一场阅读讨论会,讨论会的主题便是“寓言故事”,讲述方式选择了自我推荐、随机抽取、教师指定等。在讨论会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学生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显然,这一主题阅读使学生们接触到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由内而外,激发兴趣
教材知识终究是有限的,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不仅将视线放在课内文本上,更应该由内而外的对其进行拓展。将主题阅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实现一篇带多篇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我要读”之上,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在执教《亡羊补牢》这则谚语时,我让学生自主介绍对谚语故事的了解,还提前为准备了《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内容,我将打印好的阅读内容发放给大家,并要求他们在默读的过程中了解其内容。通过阅读学生进一步领略了谚语故事的生动性,继而有效地提高了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主题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内,而是将学生引向课外,这样的做法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视野得到开阔,同时还能将自己的所学进行巩固,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主题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进行主题阅读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升华情感,让学生享受别有洞天的阅读课堂,最终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李倩.关于主题阅读教学优势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8(24):68.
[2]丁丛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