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涛
摘 要 素质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创新意识是体现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入挖掘教材,勤于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鼓励、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侧面、多方向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10-0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多启发、多引导,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我与大家就下面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意识的唤醒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有创造的欲望,并释放创新激情。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我常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同学们之间也常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创新内容的把握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数学教师的创新行为就要求在教学时突出这个“趣”字,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有趣的教学内容,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
三、创新方法的运用
(一)鼓励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創新的起点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在一次素质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当堂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开始会场非常安静,片刻之后,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老师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设有想到的,就连听课老师们也为之一振。授课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且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课堂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引起对学习对象的动机。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设备、教具、课件等的合理搭配使用,还可以创设逼真的合作性教学情境,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研究这种地砖上图案的排列规律,有的学生斜着数,找到1+2+3+4+5+4+3+2+1=52,有的学生用圈正方形的方式数,得到1+3+5+7+9=52,从而推出:自然数从1开始连续加到几,再从几倒过来连续加到1,结果是几的平方;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的和等于几的平方等等。类似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寻找数学规律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使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比单纯地让学生练习几道纯运算题目,对学生的数学认识发展更有积极效果。
《学记》中日:“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教育学生在于开导。引导他走路,而不硬牵他,鼓励他而不强制他,启发他思考而不把一切告诉他,一言以敝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创设情境,开创多元化思维,提供不同的思维环境,结合教材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加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顾荣.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训练[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